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证据调查 > 证据三性待证事实如何认定?

证据三性待证事实如何认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0 · 18310人看过
导读:待证事实,又称证明对象,是指当事人双方争议的且需要通过证据予以证明的能够产生法律效果的具体事实。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所主张的事实中有些需要通过证据予以证明,而另一些则无需证明,前者为待证事实,后者则为无需证明的事实。因此,待证事实是相对于无需证明的事实而言的。
证据三性待证事实如何认定?

不管是什么案子,法院在审理过程中都要以证据做为定案的基本条件。证据具备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特征,很多时候,案件中存在待证事实。针对案件审理过程中的待证事实,根据证据三性待证事实如何认定律图小编采集了相关法律知识,我们一同做个简单了解吧。

一、待证事实有何特点?

待证事实,又称证明对象,是指当事人双方争议的且需要通过证据予以证明的能够产生法律效果的具体事实。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所主张的事实中有些需要通过证据予以证明,而另一些则无需证明,前者为待证事实,后者则为无需证明的事实。因此,待证事实是相对于无需证明的事实而言的。

在民事诉讼中,待证事实是指当事人的主张事实经要件事实的涵摄反映在程序上的具体事实—主要事实和推导出主要事实的间接事实。既包括积极要件事实反映在程序中的具体事实,也包括消极要件事实表现在程序中的具体事实。待证事实作为裁判者认定民事诉讼案件事实过程中的认识对象,理论上应是过去发生的案件的客观真相,但在具体案件中,不论对于经历者还是裁判者而言,在认识主体与被认识的客体中间隔着一条无法逾越的时间流动之河。真正作为裁判者认识对象的“事实”,已经不是当事人主张的生活意义上的具体纠纷事实,而是经过民事实体法律规范“格式化”之后的案件具体事实,是在实体法律规范要件事实涵摄下形成的当事人主张的案件相关事实的法律命题表现形式。

二、就待证事实,如何判断证据三性?

证据被誉为“诉讼之王”。认定事实应从证据三性入手,从形式和实质两方面判断,以利于正确适用法律。

(一)合法性判断

证据合法性,侧重于形式,主要解决证据资格也就是证明能力的问题。

1、证据形式应当符合诉讼法的法定分类。

2、取证主体要适格,取证方法和程序要合法。

(二)真实性判断

证据真实性,即证据所表达的事实或内容是真实的,不是臆想或虚构的。

1、利害关系规则。如果证据与结果或当事人存在利害关系,通常会影响到言辞的真实性。

2、生活逻辑规则。若言辞证据存在因果时序逻辑错误,则内容真实性存在疑问。

3、相互印证法则。若证据之间内容吻合、细节一致,则称能够相互印证,其真实性显著增强。比如传来证据最好由原始证据来印证。

4、仅就言辞证据而言,距发案时间越近,其真实性越强。

(三)关联性判断

证据关联性,是指证据与待证事实必须密切相关,具备证明待证事实的属性。

关联性证据包括定罪证据和免罪证据两种。定罪证据与事实之间是内在的直接的关系,而免罪证据与事实之间则是外在的间接的关系。例如死刑案证明标准更严格,要求“排除一切合理怀疑”。

1、先前类型行为,如“前科行为”,不得作为定罪证据,但可以作为量刑证据。

2、品行证据,不得作为定罪证据,但可以作为量刑证据。

3、表情证据,既不得作为定罪证据,也不得作为量刑证据。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由此可见,在司法实践中,待证事实简单来说就是需要用证据证明的事实。法院要根据证据三性待证事实做出认定,确保事实真实有效,能够反映案件情况。在证据三性运用过程中,法院要从实质和形式两方面入手,对待证事实做出判断。对于符合真实性、关联性和客观性的待证事实,就可以当做有效证据使用。律图有在线律师,如果您有任何的疑惑,欢迎您随时咨询。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证据调查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证据调查最新文章

遇到证据调查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