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处理 > 交通事故尸检报告最长多少天

交通事故尸检报告最长多少天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21 · 1736人看过
导读:此类案件一般应在20个自然日内处理完毕。如需检验或鉴定,应在事故调查结束后的第三个工作日,由交管部门委派有资质的机构进行。尸体检验应在死亡后第三个工作日委托。超过期限的检验、鉴定需经上级交管部门批准。精神疾病鉴定由省级政府指定医院负责。
交通事故尸检报告最长多少天

一、交通事故尸检报告最长多少天

通常情况下,此类案件的处理时间不应超过二十个自然日。

若需要进行相关检验或鉴定工作,则应自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第三个工作日内,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委派具有相应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

对于尸体检验,应于死亡发生后的第三个工作日内委托进行。

而对于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第三个工作日之后仍需进行检验、鉴定的情况,必须上报至上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审批通过方可执行。

关于精神疾病的鉴定,则应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五十一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与鉴定机构确定检验、鉴定完成的期限,确定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

超过三十日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

二、交通事故尸检程序是什么

交通事故中死亡人员的尸检程序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当事人死亡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等待检验报告;尸体检验报告确定后,书面通知死者家属在十日内办理丧葬事宜。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五十二条

尸体检验不得在公众场合进行。为了确定死因需要解剖尸体的,应当征得死者家属同意。死者家属不同意解剖尸体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解剖尸体,并且通知死者家属到场,由其在解剖尸体通知书上签名。

死者家属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场或者拒绝签名的,交通警察应当在解剖尸体通知书上注明。对身份不明的尸体,无法通知死者家属的,应当记录在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交通事故尸检报告最长多少天”,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更多#交通事故处理相关

  • 315次阅读
  • 关于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可邀请法医学专家参与尸检,并委派代表监督。拒绝或延迟尸检影响死因鉴定者,需承担法律责任。医疗机构内去世患者遗体应立即转至太平间保存,存放时限一般不超过两周。
    2024-05-05 1472次阅读
  • 2023.03.08 6289次阅读
  • 314次阅读
  • 不得超过十二个月。1、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2、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2024-03-04 1162次阅读
  • 2023.03.02 2619次阅读
  • 478次阅读
  • 一般交通事故的尸检报告不会超过20天就可以出来。通常需要进行检验和鉴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该自交通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3天内委托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和鉴定。如果是尸体检验,则必须要在死亡当日起3天之内完成委托。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该与检验、鉴定机构明确约定检验、鉴定完成的时间,按照相关规定,约定的期限一般不可超过20天。
    2024-03-03 1307次阅读
  • 2023.03.04 12006次阅读
  • 498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交通事故处理最新文章

遇到交通事故处理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