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消费权益 > 买到假货如何获赔

买到假货如何获赔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3.03 · 1703人看过
导读: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的,为500元。
买到假货如何获赔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的,为500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该条款即为惩罚性赔偿条款,需要注意该条款并不适用食品领域内的消费者权益纠纷,食品领域内的惩罚性赔偿由《食品安全法》调整(特殊规则优于一般规则)。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适用的前提是经营者有欺诈的故意,认定经营者是否具有欺诈的故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定:

1、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采用的手段。经营者在销售商品中是否存在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是否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商品;是否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故意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是否不以真实名称和标记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是否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方式进行欺骗性销售诱导;是否以其他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方式误导消费者。

2、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判断经营者的行为误导消费者应以一般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和能力为准。如果该行为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即构成欺诈。经营者实施欺诈行为,一般会造成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损害,但认定消费欺诈行为并不要求消费者有实际的损失或者损害发生,只要经营者的行为足以误导消费者就可以认定为欺诈。

网站地图

更多#消费权益相关

  • 能获得赔偿,精神病患者造成他人受伤的,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2024-02-19 1162次阅读
  • 2023.03.01 123003次阅读
  • 贩卖假烟销售金额达到五万以上的按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处罚。销售伪劣产品罪最低量刑就是拘役。拘役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一年。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2024-02-26 1129次阅读
  • 2023.05.12 1685次阅读
  • 假释首先由监狱或看守所提出建议书,然后由居住地的司法局开展拟假释的社会调查评估,司法局的评估意见是法院裁定假释的重要依据,只有法院裁定假释后,监所才会释放。对于适用假释的犯罪分子撤销假释,将其进行收监的流程包括: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撤销假释的建议;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撤销假释建议书之日起一个月内予以审核裁定;人民法院裁定撤销假释的,由公安机关将罪犯送交监狱收监执行尚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2024-03-02 1497次阅读
  • 2023.05.17 1382次阅读
  •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024-02-20 1465次阅读
  • 2023.05.23 1752次阅读
  • 依情况而定,如果未造成他人人身伤害,不需要赔偿;如果造成了他人人身伤害,则需要赔偿。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2024-02-23 1114次阅读
  • 2023.03.01 134002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消费权益最新文章

遇到消费权益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