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诉讼管辖 > 民事中止的情形有哪些?

民事中止的情形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3.01 · 2346人看过
导读:民事诉讼中止的情形有非常多种,一种是当事人死亡,第二种是当事人丧失提起民事诉讼的相关能力。第三种是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第四种是因为一些不可抗因素不能参加诉讼。第五种是以另外一个案件作为依据,但是该案并未审理完成。第六种是还有一些其他的中止诉讼的原因。
民事中止的情形有哪些?

一、民事中止的情形有哪些?

(一)、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50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中止诉讼

1.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2.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4.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5.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

6.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二)、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1)被告的行政机关被撤销,尚未确定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的,或者被告行政机关被撤销,其职权也同时被撤销,从而无法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尚未确定继续诉讼的行政机关;

(2)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章互相抵触,需要等待最高人民法院送请国务院作出解释或裁决,在等待解释或裁决时,人民法院应中止诉讼;

(3)在审理案件中,人民法院发现被处罚人的行为构成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时,应及时将有关犯罪材料移送有关机关,如果刑事责任的追究影响本案审理的,应中止诉讼,待有关机关作出最终处理后,再恢复诉讼。如果刑事责任的追究不影响本案审理的,应继续审理;

(4)追加、更换当事人,或者本案的处理需要等待其他案件处理的结果时。

中止诉讼由人民法院作出裁定,裁定一经作出,即产生法律效力。待中止诉讼的情形消失后,当事人可以申请恢复审理程序,人民法院也可以依职权加以恢复。恢复诉讼后,当事人和人民法院在诉讼中止前的诉讼行为仍然有效。

对于民事诉讼进行终止的原因非常多种,但是总体来说是指在案件之中缺少了原告或者是缺少了相关证据来对被告进行提起诉讼。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够等原告有能力或者是有机会来参加相关诉讼,以及找到明确的其他相关证据,对被告提起诉讼才能够开展。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诉讼管辖相关

  • 434次阅读
  • 诉讼时效中止情形:(一)不可抗力;(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2024-03-02 1381次阅读
  • 2023.03.10 2496次阅读
  • 372次阅读
  •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一)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二)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三)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2024-02-27 856次阅读
  • 2023.03.07 1805次阅读
  • 309次阅读
  • 1、不可抗力事件;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3、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4、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5、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
    2024-03-04 1194次阅读
  • 2023.03.05 3648次阅读
  • 317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诉讼管辖最新文章

遇到诉讼管辖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