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专题 > 婚姻家庭专题 > 遗产继承专题 > 遗产的范围包括什么

遗产的范围包括什么

遗产的范围包括什么
遗产继承是指生前享有财产因死亡而转移给他人的死者为被继承人;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财产为遗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被继承人的合法遗嘱承接被继承人遗产的人为继承人;继承人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或者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遗嘱享有的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就是继承权。在我国,遗产继承的方式分为如下四种: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抚养协议、法定继承。
2024-03-24 17:25:13 已帮助2839人

精选律师 · 讲解实例

遗产的范围包括什么
对于死者所遗留下来的合法财富,我们通常称之为“遗产”。
这些财富的传承方式随着当事人的离世而生效,既可以以遗嘱的形式指定继承人,也可能通过法定继承的方式进行分配。
然而,并非所有的遗产都能够顺利地传承下去。
在某些情形下,遗产可能会因为法律的限制或本身的属性原因而无法被继承
以下就是关于遗产的主要注意事项及其分类:
1.遗产,主要指的是自然人离世之时留下的归个人所有且符合法律规范的财产,主要涵盖了以下几类:
a)公民合法取得的收入;
b)公民自有的房产、存款以及生活必需品;
c)公民自行种植的果树、养殖的牛羊和饲养的鸡鸭等家禽;
d)公民收藏的字画、文物、典籍等珍贵文化遗产;
e)由法律明文允许公民拥有的生产资料;
f)公民依法享有的著作版权、专利权益中属于财产范畴的那部分利益;
g)除上述类别外,公民的其他合法所得财产。
2.现阶段,以下几类遗产将被视为无法传承的财产:
a)依现行法律规定不允许继承的遗产,例如我国国有的自然资源等使用权;
b)具有特殊抚慰和救助性质的财产权利,如抚恤金、补助金、残疾补助金、救济金以及最低生活保障金等;
c)椎留山、椎留田等我国农村集体的土地所有权
综上所述,虽然死者遗留的合法财产均有可能成为遗产,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遗产最终并不能得以传承,因此,我们必须在适用遗产传承制度的过程中充分理解相关法律法规,以便合理妥善处理遗产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查看更多
最新 最热
全部
  •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