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
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裁判案例> 婚姻家庭

于×1与李X等分家析产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

原告于×1,女,1967年3月12日出生。

委托代理人贺XX,北京市XX律师。

被告李X,女,1942年10月20日出生。

被告于XX,男,1963年8月10日出生。

上述二被告委托代理人陈思行,北京市太行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申X,女,1962年12月10日出生。

被告于×3,男,1986年10月7日出生。

被告于×4,男,1971年9月30日出生。

被告于×5,男,1974年1月7日出生。

委托代理人芦XX(于×5之妻),女,1970年6月16日出生。

被告于×6,女,1969年1月18日出生。

原告于×1诉被告李X、于XX、申X、于×3、于×4、于×5、于×6分家析产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赵玲担任审判长,会同人民陪审员吕天禄、娄XX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于×1及其委托代理人贺XX,被告李X、于XX及其二人委托代理人陈思行、申X、于×3、于×4、于×5、于×6均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于×1诉称,原告自幼为房山区××街道××村村民,李X为原告母亲。2000年,房山区××街道××村征地拆迁,家庭共获得拆迁款、各项补助若干,安置位于房山区××街道××东里×号楼×单元×房屋一套。原告多次与被告协商,要求将属于自己部分的拆迁款及其他补助归还原告,但被告拒不支付。现原告诉至法院,要求被告归还原告拆迁款、补助费等共计48644元;位于房山区××街道××东里×号楼×单元×房屋中的30平方米归原告所有;本案诉讼费由被告负担。

七被告辩称,原告的诉讼请求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诉争房屋是由××村×区×号院拆迁所得,该院是于×1的哥哥于XX自己家的宅基地和房屋,房屋是于XX家建的,所以拆迁款应当是于XX、申X和于×3的。对于使用权补偿和补偿0.2系数,可以分给原告六分之一。房屋拆迁时每个拆迁人口有36平方米的安置面积,在册的拆迁人口为6人。拆迁房屋和父母没有关系,老人的户口也不在×区×号院内,之所以将老人列在协议的安置人口里,是因为当时村里管得比较松,将原告列在协议的安置人口里是出于亲情的考虑。××东里×号楼×单元×号房屋原告不同意购买,实际上也没有出资购买。因为原告不要自己的36平方米的安置面积,所以就买了5个人安置面积180平方米,最后也没有用原告的安置面积购房房屋,该套房屋和原告没有任何关系,不属于原告和被告共有。原告没有权利向被告主张拆迁款事宜。故不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

经审理查明,李X与于×7系夫妻关系,于×7于2012年8月17日去世。李X、于×7育有子女五人,即于XX、于×4、于×5、于×1、于×6。于XX与申X系夫妻关系,二人育有一子于×3。

于XX一家在位于房山区××街道××村×区×号有宅院一处,宅基地系于XX申请,院内房屋系于XX一家所建。2002年该宅院被拆迁。2002年4月4日,于XX(乙方)与房山区××地区××村村民委员会(甲方,以下简称“××村委会”)签订《北京市住宅房屋拆迁货币补偿协议》,约定甲方支付乙方补偿款291684元,其中包括:1、所有权补偿75684元;2、使用权补偿162000元;3、补偿0.2系数54000元,甲方支付乙方拆迁补助费15913元,其中包括搬家补助978元、提前搬家奖励5000元、其他补助费9935元。根据该协议,乙方在册人口为6人,分别为于XX、申X、于×3、于×7、李X、于×1。拆迁时,于×1户籍在房山区××镇××村×区×号内×号,不在拆迁宅院内居住。

根据《××村房屋拆迁修改方案》的规定,购房指标为每人36平方米。2002年10月,于XX与北京XX公司签订内销商品房买卖协议,购买2套楼房,分别位于××东里×号楼×单元×号和××东里×号楼×单元×号,房屋面积共计180.52平方米。

2002年10月10日,于×1与于XX签订《协议书》,内容为:“今有××小区×-×-×两居室一套,户主于泊、李X、于×1居住,其中于×1所持有部分于2002.10.10号商定给清补偿款人民币肆万元整,从今以后此房与于×1无关,最终所有权归于XX所有,即日起生效。”于×1不认可该协议书上的签字为其本人签字,并申请笔迹鉴定。2014年6月3日,北京民生物证科学司法鉴定所作出《司法鉴定意见书》,鉴定意见为:检材上“于×1”与样本上于×1签名倾向是同一人书写。于×1对该鉴定意见不予认可,但未提交书面异议。七被告称,于XX已经根据该协议书向于×1支付4万元补偿款,于×1收到后于2013年10月退回,但于×1对此不予认可。

另查,经本院向××村委会询问,于×1将户籍迁回××村,但其没有房屋,属于空挂户,为拆迁在册人口,应享有36平方米的回迁面积,但其自己没有购买,所以没有其回迁房屋。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本院依职权追加于XX、申X、于×3、于×4、于×5、于×6为共同被告。

上述事实有双方当事人陈述,原、被告双方提交的户口本、派出所证明信、××村旧村改造第三批拆迁工程奖励办法、北京市住宅房屋拆迁货币补偿协议、内销商品房买卖合同、协议书等证据在案佐证。以上证据经庭审质证及本院审查核实,可以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本院认为,位于房山区××街道××村×区×号宅基地及地上物均属于XX一家所有,该宅院内没有于×1的财产,于×1亦认可这一事实。现于×1要求分割拆迁补偿款的六分之一,缺乏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2002年10月10日于×1与于XX签订的《协议书》,为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本院对该协议书效力予以确认。双方均应按照该协议书的约定履行各自义务。虽然于×1对该协议书上的签字不予认可,但未能提交有效证据证明其主张,故本院对其抗辩意见不予采信。根据该协议书的内容,结合××村委会的意见以及于XX一家实际购买的回迁房的面积,于×1未购买自己应享有的36平方米的回迁面积,其现在要求××东里×号楼×单元×房屋中的30平方米归其所有,缺乏事实依据,本院不予支持。但根据于×1与于XX签订《协议书》的约定,于XX应当给付于×14万元拆迁补偿款。综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九十三条、第九十九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于XX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给付原告于×1拆迁补偿款四万元。

二、驳回原告于×1其他诉讼请求。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案件受理费一千二百六十五元,由原告于×1负担四百零二元(已交纳),由被告于XX负担八百六十三元(于本判决生效后七日内交纳)。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交纳上诉案件受理费,上诉于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如在上诉期限届满后七日内未交纳上诉案件受理费的,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

审 判 长  赵 玲

人民陪审员  吕天禄

人民陪审员  娄XX

书 记 员  霍XX

其他婚姻家庭案例:

下载本案例

基本信息

裁判日期:2014/09/03 星期三 16:00:00

审理法院: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

参与本案的律师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4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