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动争议精选解答 > 工资问题去哪里投诉

工资问题去哪里投诉

时间:2024.03.18 标签: 劳动纠纷 劳动争议 阅读:1431人
律师解析:
工资问题事关我们大多数人,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去投诉:
1、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通常是劳动管理监察大队);
2、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
3、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
4、根据国家规定在仲裁或诉讼的时候,可以要求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1.可以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电话投诉或者到劳动局监察大队投诉;2.可以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和劳动关系,并要求经济补偿;3.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行政部门进行举报,由劳动监察大......

1.可以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电话投诉或者到劳动局监察大队投诉;2.可以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和劳动关系,并要求经济补偿;3.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行政部门进行举报,由劳动监察大......

可以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电话投诉或者到劳动局监察大队投诉。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遭遇恶意欠薪,员工该怎么办

    钟玉琳律师

    一,是通过工会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二,是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举报,由其责令用人单位来解决;三,是有争议的,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调解来解决;四,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五,是求助社会、媒体的力量。

    播放量:1476 2022-06-07
  • 如何理解劳动争议调解

    钟玉琳律师

    劳动争议调解是指在企业与员工之间,由于社会保险、薪资、福利待遇、劳动关系等发生争议时,由第三方例如专业性的人才机构、争议调解中心等,进行的和解性咨询,通过劳动争议调解达到法律咨询、和解方式等的说明。

    播放量:1350 2022-06-07
  • 劳动争议向法院起诉前提条件是什么

    钟玉琳律师

    当事人提起劳动纠纷诉讼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起诉人必须是劳动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即用人单位或劳动者。(2)必须有明确的被告。(3)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4)必须经劳动争议仲裁机关仲裁。(5)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时效期限内提起诉讼。

    播放量:831 2022-06-07
宋会会律师

山东瑞纳律师事务所

宋会会律师,山东瑞纳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拥有多年就职于人民法院的工作经验,在多年的实践工作中,宋律师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以及相应的法律实务能力。在律师职业方面,宋律师主要经办刑事辩护、婚姻家庭、债权债务等案件,同时在合同纠纷、交通事故、人身侵权、劳动争议等领域拥有较强的专业优势,亦可参与诉讼和胜任企业法律顾问,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从业以来为社会和客户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旨在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充分实现“客户利益最大化”,为当事人挽回了大量经济损失,赢得了业内以及当事人的诸多认可以及好评!

咨询该律师
  • 老板突然跑路找不到人怎么办

    1740人阅读

    面对上司失联等突发情况,员工应保持冷静,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同时,员工有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通过法律途径或向劳动部门投诉来解决问题。若经济困难,可寻求法律援助,许多法律机构提供免费咨询服务,帮助员工应对工作挑战。

  • 公司故意撒掉员工领导责务怎么办

    1888人阅读

    公职人员判刑后是否丢职,取决于犯罪性质和社会危害程度。根据《政务处分法》第14条,故意犯罪受较重刑罚者将被剥夺工作权力,过失犯罪且刑期超三年通常被解除职务。企业雇员涉刑事责任,雇主可立即解约,但员工若已复工,雇主不得再以此为由解雇。职工能否保留职位需根据犯罪类型和刑罚程度考量。

  • 单位要求员工提供征信报告合法吗

    1301人阅读

    用人单位要求员工提交征信报告是否合法,取决于具体情境。一般而言,如果企业要求员工提交征信报告是为了评估员工的信用状况和职业道德,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则是合法的。但如果企业滥用员工征信信息或侵犯员工隐私权,则属于违法行为。因此,员工在提交征信报告前应了解相关规定,确保个人权益不受侵犯。

  • 劳动调解协议书具有强制力吗

    1761人阅读

    判断蓄意激发抑郁症患者的行为是否违法,需视是否导致实际伤亡而定。若因此引发自杀、自残等严重后果,导致人员伤亡,将构成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罪。反之,若未造成实质性损害,则不构成违法行为,无需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