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动仲裁精选解答 > 劳动仲裁作伪证的后果有哪些

劳动仲裁作伪证的后果有哪些

时间:2024.02.23 标签: 劳动纠纷 劳动仲裁 阅读:1133人
律师解析:
人民法院对有伪证行为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伪造、毁灭重要证据
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伪造、毁灭重要证据;
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申请劳动仲裁申请人败了后,如不服该劳动仲裁决定,劳动者以下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条,劳动者对......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

对于确已超过仲裁时效,又无时效中断或者中止事由的,应当依法驳回诉讼请求。《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条,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劳动仲裁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况有哪些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已明确表达权利、提交权益申请并获承诺履行义务。仲裁时效从权利受损知悉开始,因主张权利、权益救济或对方承诺履行义务中断,时效自中断后重新计算。

    浏览量:1490 2024-06-17
  • 哪些劳动争议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本律所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处理以下劳动纠纷:确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条款争议;因解雇、辞职引起的纠纷;工时、休假、社保、培训及劳动安全问题;薪酬、工伤费用、补偿与赔偿等争议。

    浏览量:907 2024-06-17
  • 劳动仲裁需要提供哪些证据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劳动仲裁关键证据包括:详细书面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凭证(如工资条、银行对账单或工资领取表)、社保缴费证明、完税申报及纳税证明、终止或辞职合同公文,以及能证明主体身份的工作证件。

    浏览量:958 2024-06-17
孟艳律师

广东维庭律师事务所

孟艳律师,广东维庭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从事法律职业18年,在刑民交叉、合同纠纷、民间借贷、婚姻家事等领域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孟艳律师具备国务院国资委授予的国有企业法律顾问职业岗位等级资格,2005年起在大型国有企业做专职法律顾问,在融资担保、国企法律风险防范、企业法律纠纷化解领域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2014年辞去国企专职法律顾问,转而从事执业律师工作,曾任多家副省级国有企业、中小型私营企业常年法律顾问,同时任某市热力集团有限公司、昆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某分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某支行、某市国盛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等12家法人的企业法律顾问。孟艳律师具备8年刑事案件专业经验,任大庆市刑事辩护专业委员会委员、大庆市司法局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库成员、深圳市律师协会企业法律顾问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 孟艳律师对待委托人始终悉心竭力、勤勉尽责,具备优秀的法律职业素养。

咨询该律师
  • 劳动仲裁需要去法院吗

    1333人阅读

    劳动仲裁程序通常不涉及直接的法院诉讼环节。遇到劳动纠纷,应首先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该委员会将依法公正地处理双方争议。在我国,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方式,并且是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前置程序。

  • 一般劳动仲裁需要多久

    1923人阅读

    劳动仲裁通常在45个工作日内宣布结果,从受理申请之日起计算。复杂案件可延长,但不得超过15个自然日。逾期未裁决,当事人可向法院起诉。仲裁庭也可就明确事实先行裁决。

  • 劳动仲裁可以委托朋友帮代理吗

    1078人阅读

    劳动仲裁中,当事人可委托朋友作为代理人参与仲裁。但须向仲裁委员会提交由当事人签署的委托书,明确委托事项和权限。对于无法自行参与仲裁的劳动者,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可代为参与。若无法定代理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将为其指定代理人。

  • 没签劳动合同就仲裁这是bug吗

    1847人阅读

    若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署劳动合同,劳动者可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解决争议。在此之前,需先向委员会申请确认实际劳动关系。一旦确认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劳动者可依法提起仲裁,解决劳动合同等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