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工资福利精选解答 > 单位婚假多少天

单位婚假多少天

时间:2024.02.25 标签: 劳动纠纷 工资福利 阅读:869人
律师解析: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不再享受晚婚假奖励,只有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
法律依据:
《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一、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只要单位拖欠工资,没有数额限制,但是要向法院起诉,应该先向仲裁委员会机关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支付令,用人单位拖欠......

有。劳动者按规定辞职,用人单位应当正常结算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

因涉及新冠肺炎而需要治疗、隔离导致无法及时复工的员工。企业可要求员工提供病例、诊断证明等相关材料,并依法向其发放工资,隔离期的工资按正常出勤工资进行支付;隔离期后仍需治疗......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停薪留职五险一金由谁来缴纳

    钟玉琳律师

    停薪留职五险一金由单位和劳动者协商谁来缴纳。停薪留职是指为了使特定职工有期限离岗停薪并保留职工身份,而由用人单位与该职工依法签订的,约定停薪留职期间双方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合同,协议有效期一般不超过二年。

    播放量:1397 2022-06-15
  • 关于未婚生育有产假工资吗

    胡静律师

    有的。可以拿着孕检证明等等的有效材料跟公司申请。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播放量:1392 2022-06-07
  • 招用童工要会受到哪些处罚

    钟玉琳律师

    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工作属于招用童工;招用单位构成非法用工,将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处罚,并应当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如果逾期将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罚款,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或者由民政部门撤销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

    播放量:1457 2022-06-07
张懿丹律师

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

张懿丹,女,毕业于黑龙江大学法学专业,现执业于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中国中小型企业协会调解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北京市律师协会会员。张懿丹律师毕业后在人民法院民庭工作,从法院辞职后在某大型传媒上市公司从事法务工作,有着多年实务经验。现主要执业领域是民商事诉讼仲裁(包括合同、侵权、机动车交通事故、建设工程、劳动争议、房产、保险纠纷等)、公司常年法律顾问、知识产权管理及维权等。曾代理大量民商事诉讼、仲裁案件,均取得了令当事人满意的良好法律效果及社会效果

立即咨询
  • 农民工工资没有劳动合同拖欠不给怎么办

    1156人阅读

    农民工若因未签劳动合同导致工资被拖欠,应先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依法介入并限期支付工资。如无效,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直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若争议仍未解决,农民工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权益。

  • 有限公司破产无力偿还员工工资怎么办

    1228人阅读

    有限责任公司破产后,若无力偿付员工薪酬,应依法向法院申请破产。法院宣告破产后,公司需以全部资产支付员工工资和补偿金。补偿金根据员工服务年限确定,年限越长,补偿金越高。员工应关注公司财务状况,及时维权。同时,政府和社会也需提供支持和帮助,保障员工权益。

  • 拖欠工资怎么起诉

    1622人阅读

    针对拖欠工资问题,劳动者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需要准备并提交书面的起诉状及相关证据材料。法院一旦受理并确认诉求,便会依据法律程序公正审理,全力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提起诉讼前,建议劳动者先与雇主沟通协商,若无法达成一致,再考虑采取法律手段。

  • 公司快倒闭了一直欠工资怎么办

    1936人阅读

    公司破产后仍拖欠薪资,员工可采取多种法律途径维权。首先尝试与雇主协商,同时寻求工会或第三方机构的协助。如协商无果,可向企业内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基层调解组织提出调解。若调解无效,可申请劳动仲裁。还有其他维权方式可选,员工应依法维权,确保权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