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婚假: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原法律规定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不再享受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
查看全文 >>
2
对于婚假的请假条没有法定的统一格式,根据实际情况写即可,可以参考以下范本:
婚假请假条(范本)
公司领导:
我已和未婚夫商定于××月××日结婚,需从××月××日起请假××天,请予批准。
请假人:×××
2×××年××月××日
3
符合法定结婚年龄的男女结婚,可享受3天法定婚假。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因此,婚假期间,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均不受影响。
查看全文 >>
4
劳动法并没有对婚假怎样执行作出具体的实施细则,具体到不同的单位有不同的做法。因此婚假的有效期主要看各个单位的规章制度文件,一般是半年或一年之内必须申请休假,否则将自动放弃该福利。
因为结婚之后一般是在较短的期限内就会休婚假,不太可能在好多年后再要求休婚假,同时也不便于单位有效管理,因此一般会规定在短期内即休假完。
查看全文 >>
5
二婚婚假与第一次结婚的婚假一样,通常为三天。
一、享受二婚婚假期间工资待遇: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
二:婚假天数规定: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
2、符合原法律规定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不再享受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
查看全文 >>
6
关于晚婚以及晚婚假的规定都已废除,没有晚婚假了。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原法律规定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不再享受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
查看全文 >>
投诉/举报
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进行投诉
婚假相关百科
-
相信大家都知道,夫妻新婚的时候是可以享受婚假的,但是如果夫妻离婚后再婚,是否还可以继续享受婚假吗?关于二婚有婚假吗这个问题,律图小编下文对…
2022.09.19
161016人阅读
-
中国有句老话,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因此如果男女要想结婚的时候,是可以去跟公司申请休婚假的,说到婚假,大家知道婚假规定多少天吗?律图小编下文…
2022.09.13
74470人阅读
-
相信大家都知道,男女在结婚之后,是可以按照劳动法的规定享受婚假的,但是很多人对婚假有一个疑问,劳动法婚假有几天了,我国对此规定是怎样的?这…
2022.09.08
64394人阅读
婚假相关咨询
律图法律咨询律师 最近回复:
解析:
根据刑法第172条的规定,“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可见,在刑法上持有、使用假币罪的对象仅包括伪造的货币而将变造的货币排除在外。关于持有、使用假币,且数额较大的则构成持有假币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
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律图法律咨询律师 最近回复:
离职未休年假补偿标准为:《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天数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款规定的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用人单位当年已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多于折算应休年休假的天数不再扣回。
法律依据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十二条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天数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款规定的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用人单位当年已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多于折算应休年休假的天数不再扣回。
律图深圳律师 最近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年假与婚假和春节假日可以一起休,休假由单位安排,也可以自己申请、工作的具体情况,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假。对职工应休未休假天数,也可以分段安排,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没有特殊规定。《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条单位根据生产,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假的
律图山东律师 最近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员工在给用人单位工作,正常情况下,都会签订一份关于双方劳动关系的劳动合同,里面会规定双方权利和义务还有违约责任等内容,并且一般用人单位都给予员工一定的休假机会。对于有合同的劳动者来说,能够有效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那么病假工资属于劳动报酬吗<br/>一、病假工资属于劳动报酬吗病假期间,劳动者不提供劳动。因此,工资不是劳动报酬,是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享有的劳动保险待遇。《劳动法》<br/>第七十三条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br/>(一)退休;<br/>(二)患病;<br/>(三)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br/>(四)失业;<br/>(五)生育。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劳动者享受的社会保险金必须按时足额支付。<br/>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br/>1、《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br/>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br/>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br/>(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br/>(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br/>(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br/>(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br/>(五)因本法<br/>第二十六条<br/>第一款<br/>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br/>(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br/>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br/>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br/>(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br/>(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br/>(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br/>(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br/>(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br/>(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br/>2、《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特别规定。<br/>第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br/>第六条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br/>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律图山东律师 最近回复:
<br/>1、按照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和《关于职工工作时间有关问题的复函》规定,经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企业,在综合计算周期内的总实际工作时间不应超过总法定标准工作时间,超过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按《劳动法》第44第1款的规定支付工资报酬,<br/>2、其中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按《劳动法》第44第3款的规定支付工资报酬。而且,延长工作时间的小时数平均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