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动保障精选解答 > 陪产假有工资吗

陪产假有工资吗

时间:2024.05.03 标签: 劳动纠纷 劳动保障 阅读:1040人
律师解析:
在享有陪产假的时间里,薪资应按原定数额发放。
具体而言:
1、若贵公司为各位雇员购置了生育保险,那么,在您休息陪产假的时段内,薪水将有雇主向相关部门进行申请;
2、倘若贵公司并未为员工购买生育保险,那么,在您享受陪产假的过程中,薪资将依照您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所规定的工资标准予以支付。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五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第五十四条
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
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
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普通退休年龄:对于男性下岗职工,退休年龄通常为60岁;对于女性下岗职工,退休年龄通常为50岁。这适用于大多数工种。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对于从事特殊工种(如高温、有毒有害、井......

请假工资主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等里面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扣除:1、病假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2、事......

普通退休年龄:对于男性下岗职工,退休年龄通常为60岁;对于女性下岗职工,退休年龄通常为50岁。这适用于大多数工种。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对于从事特殊工种(如高温、有毒有害、井......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产假具体应放多少天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产假"定义为在职女性在生产前后享有的休养期,一般时长从分娩前两周至产后两半月,深圳晚婚晚育者可达四个月。法定产假至少90天,期间公司需保障女职工的基本薪资,不得因产假降低其职位或解除劳动合同。

    浏览量:976 2024-06-07
  • 产假具体有哪些分类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公司提供法定和自我申请两种假期。法定假期含产假(从分娩前半月至产后两半月,晚育可延长至四个月),包括产检、工间休息和授乳时间。自我申请假包含产前假期、哺乳假、保胎假和晚育假。所有女职工至少享有98天产假保障。

    浏览量:1269 2024-06-07
  • 劳动法关于年休假的规定是怎样的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劳动法》规定,年假根据员工累积工龄定:1-10年享5天,10-20年10天,20年以上15天。所有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员工均有带薪年休假权利。旨在保护劳动者权益,平衡工作与休息。

    浏览量:1357 2024-06-07
  • 单位安排高温室外加班是合法吗

    钟玉琳律师

    单位安排高温天气在室外加班是不合法的。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如果室外气温达到35-37摄氏度的,是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的,所以高温天气在室外劳动加班是不合法的。

    播放量:944 2022-06-07
  • 公司拖欠员工工资,法人负什么责任

    刘婉芬律师

    民事责任:承担支付员工工资的责任;行政责任: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刑事责任:情况严重的会涉嫌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播放量:687 2022-06-07
  • 公司单休,法定假日休息一天合法么

    1391人阅读

    根据相关法规,单休制企业在法定节假日应保障员工休息权。若需员工在此期间工作,企业应依据劳动法支付加班薪酬。具体而言,员工在法定节假日工作应获得不低于基本工资300%的待遇。此规定旨在维护劳动者权益,确保员工在付出额外劳动时得到合理补偿。企业应遵守法律法规,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共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公司病假一般怎么规定的

    1586人阅读

    根据相关法规,病假处理有明确规定:员工医疗期三个月,病休时间按六个月累计计算;医疗期六个月或以上,则按十二个月累计计算。员工在医疗期内,病假工资、疾病救助费及医疗福利需按规定执行。还有其他规定需遵守。

  • 人民警察哺乳期规定是什么

    1573人阅读

    各用人单位应为员工安排不少于1小时的哺育时间,子女多则时间增加。对于女性员工较密集的用人单位,应重视女工需求,逐步设立女工卫生室、孕产妇休息室及哺乳室等设施,解决女员工在生理卫生和哺育方面的问题。

  • 工会会员享有哪些权利

    1356人阅读

    工会成员享有多项权益:选举和被选举权,参与决策;监督工会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甚至撤换或罢免不当人员;直言批评和建议国家政策、社会生活及单位工作,并期望工会传递声音;合法权益受侵害时,寻求工会帮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