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治安管理 > 行为人偷窥犯法如何取证?

行为人偷窥犯法如何取证?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2 · 2448人看过
导读:当前的社会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行为人偷窥犯法如何取证进行了解答,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
行为人偷窥犯法如何取证?

一、行为人偷窥犯法如何取证?

偷窥被人是违法行为,可以报警处理。

法律是以事实依据为准绳的,不论任何犯罪行为,都需要有足够的证据,才能认定违法和犯罪事实,如果要认定有偷窥行为,也需要有足够的证据,才可认定。如果确实认定对方有偷窥行为,侵害到个人的隐私,可以收集一些证据,比如附近是否有监控摄像,利用查看摄像记录收集对方的偷窥行为证据。如果一个人有偷窥的不良行为,那么偷窥的行为就不会只有一次,可以利用拍照,手机摄像,录音等方式,准备好被偷窥的证据材料,然后在向部门举报。有时候受到偷窥者的偷窥,可能本人并无察觉,而是被旁观者看到,也就是证人,但是要想认定偷窥的行为事实存在,证人也必须要准备好充足的证据,才可指正偷窥者。

二、偷窥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偷窥行为一般不会触犯《刑法》,但依情节严重程度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和承担民事责任

1、行政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可见,偷窥行为在偷窥到他人隐私之时会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民事责任

承担民事责任的主要方式为:一个是停止侵害。就是当加害人正在实施侵害的时候,受害人可以依法请求停止侵害。第二个是赔礼道歉。也就是加害人通过口头或者书面的方式,向受害人进行道歉,取得谅解。第三就是赔偿损失。这里面的赔偿损失主要指的是非财产损害赔偿,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精神损害赔偿

在我国成文法律中,没有一部法律有明确的隐私权保护内容,仅仅在司法实践中,遇到隐私权问题时,司法解释予以规定,以名誉权的名义来保护隐私权。具体侵害行为有:

(1)侵入侵扰。私自侵入他人住宅、搜查他人住宅或者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的行为。

(2)监听监视。私自对他人的行踪及住宅、居所等进行监听、监视,安装窃听装置或者摄像设备等行为。

(3)窥视。故意窥视他人居住,利用望远镜或者其他设备偷看他人私生活的行为。

(4)刺探。调查刺探他人的通信或者其他私人文件的内容,非法刺探调查他人的性生活,非法刺探调查他人的财产状况等隐私资料的行为。

(5)搜查。非法搜查他人身体或者财物的行为。

(6)披露、公开或宣扬。非法披露、公开或宣扬他人的隐私资料,如他人的个人数据、婚恋史、受害记录、疾病史、财产状况等都是侵害他人隐私权的行为。因此,偷窥已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偷窥是违法行为,如果我们遇到了被人偷窥的是可以报警处理的,此时我们是需要知道具体的规定,这关系到自己的实际利益,

对于行为人偷窥犯法如何取证?的问题的答案,上述文章内容中已经作出了详细的解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是需要对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了解的,这样才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咨询律图网专业律师

网站地图

更多#治安管理相关

  • 334次阅读
  • 不涉及刑事犯罪。偷窥,法无明文规定不会涉及刑事责任,只会涉及行政处罚的部分,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行政处理,当然如果要求赔偿,也就是民事赔偿,可以起诉赔偿精神损失费,严重点就拘留几天以示惩戒。
    2024-02-25 1263次阅读
  • 2023.03.08 6103次阅读
  • 348次阅读
  • 不属于犯罪,但会受到治安处罚。偷窥受害人可以要求:1、停止侵害。就是当加害人正在实施侵害的时候,受害人可以依法请求停止侵害。2、赔礼道歉。也就是加害人通过口头或者书面的方式,向受害人进行道歉,取得谅解。3、赔偿损失。这里面的赔偿损失主要指的是非财产损害赔偿,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精神损害赔偿。
    2024-02-29 1249次阅读
  • 2023.03.08 2065次阅读
  • 326次阅读
  •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2024-02-25 1457次阅读
  • 2023.05.01 1495次阅读
  • 485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治安管理最新文章

遇到治安管理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