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司法解释正当防卫是怎样的

司法解释正当防卫是怎样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6 · 3446人看过
导读:正当的防卫是公民的一种权利,即便在防卫过程制中,失手让犯罪人死亡,那么也是不用承担刑事责任,国家也会判无罪释放。所以大家在遇到不法分子的时候,要积极的与之正当的搏斗,这也是公民正当的行使合法权利。
司法解释正当防卫是怎样的

一、司法解释正当防卫是怎样的

我国《刑法》第20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一种重要权利,是公民实现自卫和保护我们国家、公共利益以及他人合法权益的强有力武器。在立法上,我国对正当防卫的限制性条件逐步放宽,以期指导、鼓励公民正确运用防卫武器,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二、正当防卫的意义

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它的主要意义在于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其他正当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鼓励公民和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作斗争,震慑犯罪分子,使其不敢轻举妄动。可以说正当防卫不仅是免除正当防卫行为的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而且是公民和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作斗争的法律武器。特别是现行刑法中对正当防卫规定作了重大的修改补充,主要立法精神是适当地放宽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除原则性地规定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以外,还对某些特定情况下的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作了特别规定,这就有利于公民大胆地运用正当防卫的法律武器同不法侵害作斗争。

正当防卫是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不过这个权利得用对否则可能会造成杀人罪。正当防卫造成犯罪人死亡的,可能也是一种正当防卫过当的形式,只要不是刻意的将对方杀死,一般都是可以被判正当防卫的,此类事件,最好找律师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处罚辩护相关

  • 3333次阅读
  • 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限度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刑法》规定:【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2024-03-04 1037次阅读
  • 2023.06.27 1279次阅读
  • 372次阅读
  • 正当防卫成立的条件:一、起因条件:不法侵害现实存在。正当防卫的起因必须是具有客观存在的不法侵害。“不法”指法令所不允许的,其侵害行为构成犯罪为条件。二、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才能对合法权益造成威胁性和紧迫性,因此才可以使防卫行为具有合法性。
    2024-02-29 1264次阅读
  • 2023.04.13 1638次阅读
  • 415次阅读
  • 《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了“无限防卫权”(又称特殊防卫、无过当防卫),即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2024-02-21 1198次阅读
  • 2023.04.10 1523次阅读
  • 307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处罚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处罚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