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动关系精选解答 > 员工有权利拒绝加班吗

员工有权利拒绝加班吗

时间:2024.04.03 标签: 劳动纠纷 劳动关系 阅读:1258人
律师解析:
通常而言,针对公司向员工提出的加班请求,务必满足以下两个前提条件:
首先,必须是受到生产经营需求的驱使从而需要延长正常的工作时间;接下来,只有在经过与代表全体员工权益的工会以及相关劳动者进行充分且公正的协调之后,方可批准延长工作时间的决策。因此,当公司希望员工参与加班时,员工具有行使拒绝权力的合法权利。
然而,并不是任何环境条件下,员工均有权拒绝公司提出的加班请求。换句话说,如果用人单位因为下列特殊情况而决定延长工作时间,那么劳动者将不能拒绝:
第一种情况为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或者其他非常规因素,这些事件对劳动者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其个人财物构成了直接威胁,并且需要及时采取妥善措施进行应对和处理;
第二种情况则是因为生产设备、交通运输路线、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出现故障,进而影响到整个生产过程及广大公众的切身利益,导致必须要立即进行抢修作业以确保此类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最后一种情况是由法律、行政法规等规范性文件明确规定的其他特殊情况。
此外,对于孕期已达到7个月或以上的妇女职工和哺乳期尚未满1周年的女性职工来说,无论何种情况出现,都可以无条件地拒绝参与加班活动。
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
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我国的劳动法没有规定劳务派遣工必须在一定时间内转为正式员工。劳务派遣工的身份转换主要取决于劳动合同和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 劳务派遣工是由劳务派遣公司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工作时间的法律规定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所不同。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标准工作时间制度下,职工的工作时间应不超过每日8小时,不超过每周44小时。如果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

实习期是否算工龄就要分不同的情况来确定,如果是过了实习期,而且也定了劳动合同,那么就可以计入到工龄里面;如果只是学生在暑假或者是寒假实习的,则不能计入到工龄里面;工龄就是......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员工辞职,要通知用人单位吗

    钟玉琳律师

    员工辞职,是通知用人单位,而不是向用人单位“申请”辞职。所以,凡是员工辞职的,只要履行了提前预告义务,预告期满后,除双方协商一致外,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强行留下员工继续工作。同时,在预告期内,双方都有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义务,任何一方在未得到对方同意的情况下都不得提前或延后解除劳动合同。

    播放量:1419 2022-06-07
  • 用人单位承担工伤赔偿责任的前提有哪些

    钟玉琳律师

    用人单位必须承担工伤赔偿责任的前提:首先,是发生在工作期间;其次,是对象只能是职工。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0条第3款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的规定。

    播放量:1061 2022-06-07
  • 劳动仲裁中要如何证明劳动关系

    钟玉琳律师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四)考勤记录;(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播放量:1441 2022-06-07
  • 公司违法辞退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1176人阅读

    公司违法辞退员工,应支付两倍经济补偿金的赔偿。经济补偿金按员工在企业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公司调岗变相辞退如何应对

    1212人阅读

    贵司若通过岗位调整变相裁员,员工有权积极协商并拒绝变更。遭遇无过错裁员或正式裁员时,员工可申请赔偿,要求经济补偿金。若遭遇非法裁员,员工可进一步要求支付赔偿金。

  • 公司辞退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1944人阅读

    公司解雇员工补偿标准:因公司过错解雇,按员工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月薪酬作为补偿金;满6个月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6个月支付半个月薪酬作为补偿款。非法解除劳动关系需支付双倍经济赔偿。员工严重过失,公司可拒绝补偿。

  • 公司辞退不给开辞退证明有影响吗

    1886人阅读

    未提供有效解除劳动合同证明,用人单位需承担法律责任,包括劳动监管机构的纠正和行政罚款。若给劳动者带来经济损失,还需赔偿;可能导致职工无法享受正常社会保险待遇,用人单位需对此损失进行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