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产品质量精选解答 > 侵权责任法是否具有惩罚功能

侵权责任法是否具有惩罚功能

时间:2024.03.01 标签: 损害赔偿 产品质量 阅读:1464人
律师解析:
侵权责任法无惩罚功能,侵权责任法已经废止,现已归入民法典。以民法典中以产品责任为例,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七条
明知产品存在缺陷仍然生产、销售,或者没有依据前条规定采取有效补救措施,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三条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产品缺陷由生产者造成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因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销售假冒商品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数额较大的要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实施该违法行为的民事主体,一定会被要求按照按照伪劣产品的销售额来确定具体需要支付的罚金,以及决定具......

销售假冒产品数额少于五万的,不构成犯罪,由工商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相应罚款。假冒商品,是指商品在制造时,逼真地模仿别人的产品外形,或未经授权,对已......

商家价格欺诈的责任是:1、责令改正,没收非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的不超过五倍罚款;2、对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的,还可以吊销其营业执照,具体情况下应当根据其违法犯罪事实的情况来......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干保险发传单违法吗律师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一般来说,发放传单并不违法,但与传销有本质区别。传销是非法的。特殊情况如欺骗性宣传或影响环境的抛洒行为可能违规。组织或领导传销活动,以销售产品或服务为名,要求支付费用或购买商品、服务获取加入资格,按特定顺序组成层级制度,以发展人员数量计酬或返利,诱导、威胁参与者发展他人加入,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秩序,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者,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浏览量:1461 2024-05-15
  • 没有标准产品如何处理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对于违反健康和安全标准的生产销售行为,应立刻制止并没收非法产品。 根据违法货值,处以一至三倍罚款,违法所得一并没收。情节严重者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浏览量:1063 2024-05-15
  • 产品责任纠纷怎么承担责任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在处理产品质量纠纷时,产品生产商需承担举证责任,证明其产品无缺陷。法律虽设有免责事由,但生产商仍需提供相关证据。消费者也需证明损失与产品质量问题有关。因此,双方均有责任提供证据,以明确责任归属。

    浏览量:1094 2024-05-15
蓝杨律师

重庆金牧锦扬(沙坪坝)律师事务所

蓝杨律师,擅长处理劳动纠纷、合同纠纷、婚姻家事、工伤赔偿、交通事故、侵权责任纠纷。在承办案件过程中,思维敏捷,遇事冷静,对待案件细致入微,对待当事人真诚热心;执业以来多次受到当事人好评认可,把自己的特长和律师的使命相结合努力使当事人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咨询该律师
  • 生产假冒产品怎么处罚员工

    1440人阅读

    生产假冒产品的员工将受到法律严惩。销售额在5万至20万者,将面临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及罚款;20万至50万者,将面临2至7年有期徒刑及罚款;50万至200万者,将面临7年以上有期徒刑及罚款;超过200万者,将面临15年甚至无期徒刑及罚款。情节严重者还可能被没收全部财产。

  • 产品责任纠纷的管辖法院如何确定

    1615人阅读

    产品责任纠纷的管辖法院确定规则为:涉及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的产品质量民事赔偿诉讼,生产地、销售地、侵权行为地及被告居住地的法院均有管辖权。质量争议如属侵权,由侵权地或被告居住地法院管辖;如属违约,则按合同纠纷规定,由被告居住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

  • 鞋子质量问题只换不提怎么办

    1144人阅读

    遇到鞋履质量问题,商家仅提供调换而不补偿时,顾客有权要求退货。对于网购商品,可依据法规和服务协议向购物平台投诉,或拨打全国统一的投诉电话。同时,可向当地消费者保护协会申请援助,由其派遣专业人员介入调解,以达成买卖双方共识,妥善解决纠纷。

  • 不知情的情况下售卖了保健品怎么办

    1731人阅读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出售了保健品,应首先了解产品的来源和品质。若产品存在伪劣、虚假宣传等问题,且销售金额达到一定数额,可能涉嫌犯罪。建议立即停止销售,积极配合调查,并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明确法律责任和风险。及早采取行动,有助于减轻可能的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