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专题 > 医疗纠纷专题 > 医疗事故责任专题 > 医疗纠纷法律法规是什么

医疗纠纷法律法规是什么

医疗纠纷法律法规是什么
如今,医疗事故已成为我国难以回避的问题,对此患者若想要获得赔偿则需要确认医院对医疗事故所造成的责任程度。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的规定,医疗事故的责任程度划分主要是分为四种责任程度,分别是完全责任和主要责任,亦或是次要和轻微责任等。需要经过鉴定之后,才能确认应该对医疗事故负什么责任。
2024-05-22 13:20:11 已帮助1928人

精选律师 · 讲解实例

医疗纠纷法律法规是什么
关于医疗纠纷的法律规制条款明确定义为:
当患者在接受各种治疗与护理过程中遭受损失时,若负有责任的医疗保健机构及相关医护人员存在过失行为,则该医疗机构理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医疗事故进行处理,必须依照公开透明、公平合理以及公正不阿的原则实施,保持对实际情况进行认真调查研究的科学态度,确保事实清晰无争,定性准确无误,责任划分明确,处理方式妥当合理。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
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查看更多
最新 最热
全部
更多
  •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