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咨询 > 福建法律咨询 > 宁德法律咨询 > 宁德刑事自诉法律咨询 > 侵占罪一般主体是谁的

侵占罪一般主体是谁的

王** 福建-宁德 刑事自诉咨询 2024.05.18 11:22:00 364人阅读

侵占罪一般主体是谁的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宁德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宁德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地区:台湾-新竹县

解析:
本罪状所涵盖的犯罪行为系指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相关机构内的员工,在自身职位赋予的权力优势的庇护下,私自将本单位财物据为己有,且涉案金额已经达到法定的较大标准的情况。
作为本罪名的实施者,其必须具备特殊的身份特质,即仅限于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相关机构内部的员工。
具体而言,该类人群主要包含了三大类别:
第一类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监事,他们作为公司的实际决策者与执行者,拥有一定程度的职权,自然也能够成为本罪名的潜在罪犯。
第二类则是上述公司中的其他员工,包括但不仅限于经理、部门负责人及其他普通职员和工人。
这些人可能因为拥有特定的职权,或者由于从事某项特定的工作,从而得以借助职权或工作便利侵吞公司财物,进而构成本罪名的主体。
最后一类则是上述公司以外的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员工,这其中包括了集体性质企业、私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的职工,以及国有企业、公司、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等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全体职工。
对于犯下本罪行的人员,根据涉案金额的大小,将会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罚;
若涉案金额巨大,则将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同时还可能被处以没收个人财产的附加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
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2024-05-18 11:24:00 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单位不能成为侵占罪的主体。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拒不交出的、拘役或者罚金,不能构成侵占罪,依照法律定罪处刑。在我国的刑法中。《刑法》第三条 【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并没有在侵占罪中规定单位犯罪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按照罪刑法定的原则,并处罚金,单位不能成为侵占罪的主体,数额较大,不得定罪处刑,拒不退还的。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第二百七十条 【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较大,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一、如何认定职务侵占罪的主体
本罪构成要件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司法实践中,对于本罪主体的认定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如何理解“其他单位的人员”具体含义
“其他单位的人员”主要包括两类人员,一类是集体单位的人员,如村民委员会委员,另一类是群众性组织的人员,如居民委员会、民办学校、民办医院等等。
考虑到职务侵占罪与罪在犯罪构成要件方面的联系和区别,二者的犯罪主体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一定的对立性,因此不妨采取反面排除的法则,即凡是不符合罪主体的有关单位的人员,即《刑法》第九十三条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和《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以外的有关单位的人员,均可成为职务侵占罪的主体,难以归属到“公司、企业”里面去的,可以归类到“其他单位的人员”。这种反面排除的法则,司法实践中比较容易应用。
(二)个体工商户是否属于本罪中的“企业”或“其他单位”
个体工商户在法律地位上相当于自然人,不具有企业或其他单位的性质。因此,个体工商户不构成职务侵占罪的主体。
(三)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国有单位的工作人员可否成为本罪的主体
国有公司、企业和其他国有单位不是从事“公务”,而是从事“劳务”的人员,如国有公司、企业和其他国有单位里的售货员、售票员、勤杂人员等,可以构成职务侵占罪的主体。
二、职务侵占罪的认定
(一)本罪与盗窃罪的界限
侵占罪与盗窃罪同属侵犯财产罪,其主体都是一般主体。其区别主要表现在:盗窃罪是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在盗窃时,财物并不在行为人控制之下:而侵占罪则是行为人侵占物主委托管理的财物,其实施侵占行为时,被侵占之物当时已在他的实际控制之下。
(二)本罪与罪的界限
两罪的区别是:
1、犯罪对象不同,罪只限于公共财产,且不能是不动产而侵占罪不仅可以是公共财物,还可以是私人财物,且包括不动产;
2、犯罪主体不同。侵占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只要是代为保管他人财物且对其加以侵占的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
3、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不同。罪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即利用自已职务范围内的权力和地位所形成的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便利条件。而侵占罪中行为人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并不影响该罪的成立。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