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产纠纷 > 房产纠纷 > 什么是不动产

什么是不动产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09 · 1569人看过
导读:不动产的本质是指自然性质或法律规定不可移动的物品,如土地、房屋等。尽管通常与房地产相关,但其意义远超于此,还包括如飞行器、船舶等大型设备。全球范围内,不动产的界定不仅考虑物品的移动性,还涉及价值大小和物权变动所需的法律规定。
什么是不动产

一、什么是不动产

实际运用中,我们可以将不动产物权简单理解为房地产,但若需细致划分则必须明确不动产的意义远超出房地产本身,换句话说,不动产涵盖了房地产的全部范围。

事实上,世界各国有各自不甚相同的关于动产和不动产的分类与定义。

时至今日,全球范围内并不仅仅是以是否能够自由移动以及移动过程中价值是否会受到损害作为判断动产与不动产的唯一准则,而是充分考虑物体值的高低以及物权变动所需遵循的法律规定等诸多要素。

举例来说,飞行器和船舶这类大型设备在全球范围内普遍被划归为不动产类别,这主要源于它们的价值高度且在变更物权时往往需要借助行政机构进行相应的登记手续等原因。

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五条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

二、什么是不动产登记

1、概念:

不动产登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所确立的一项物权制度,是指经权利人或利害关系人申请,由国家专职部门将有关不动产物权及其变动事项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的事实。作为物权公示手段,不动产登记本质上为产生司法效果的事实行为而非登记机关的行政管理行为。

2、法律效力:

不动产登记效力,是指通过登记这一法律事实对当事人的不动产物权所施加的实际作用。

从法律效果看,不动产登记效力包括公示效力、公信效力以及权利正确性推定效力。

(1)公示效力:不动产物权公示效力,是指登记机关将不动产物权变动的事实向社会公开、让公众知晓该不动产流转的过程和结果的法律效力。

(2)公信效力:由于不动产物权登记作为物权变动生效要件的效力得以明确,从而结束了实践中不动产物权登记效力无法可依的状况。其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登记簿上的登记状况向世人明示不动产的权属状况,对于登记簿上所载的权利人具有权利证明作用;二是善意第三人有理由相信登记簿所载的一切信息真实有效,纵使登记簿上所载情况与实际权属不相符,亦不得以此对抗第三人,从而对于善意第三人来说,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效力具有所谓的绝对性。即使登记错误或有遗漏,因相信登记正确而进行交易的善意第三人所得的利益,仍能得到完全的保护。

(3)权利正确性推定效力:是指不动产物权一经登记,即推定其真实的物权状态与登记的状态相一致。即在没有充分的相反证据并通过相关程序推翻的情况下,对于不动产物权的登记权利人,可推定其为真实权利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零九条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第二百一十条不动产登记,由不动产所在地的登记机构办理。

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第二百一十四条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

第二百一十五条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

第二百一十六条不动产登记簿是物权归属和内容的根据。

不动产登记簿由登记机构管理。

第二百一十七条不动产权属证书是权利人享有该不动产物权的证明。不动产权属证书记载的事项,应当与不动产登记簿一致;记载不一致的,除有证据证明不动产登记簿确有错误外,以不动产登记簿为准。

第二百一十八条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查询、复制不动产登记资料,登记机构应当提供。

第二百一十九条利害关系人不得公开、非法使用权利人的不动产登记资料。

第二百二十条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事项错误的,可以申请更正登记。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书面同意更正或者有证据证明登记确有错误的,登记机构应当予以更正。

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不同意更正的,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异议登记。登记机构予以异议登记,申请人自异议登记之日起十五日内不提起诉讼的,异议登记失效。异议登记不当,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向申请人请求损害赔偿。

第二百二十一条当事人签订买卖房屋的协议或者签订其他不动产物权的协议,为保障将来实现物权,按照约定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预告登记。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不发生物权效力。

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九十日内未申请登记的,预告登记失效。

第二百二十二条当事人提供虚假材料申请登记,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因登记错误,造成他人损害的,登记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登记机构赔偿后,可以向造成登记错误的人追偿。

法律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保护弱者,制约强者,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但是,法律的力量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规定和惩罚,更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和遵守。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什么是不动产”,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和理解法律,去遵守法律,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网站地图

更多#房产纠纷相关

  • 不动产是指依自然性质或法律规定不可移动的财产,如土地,房屋、探矿权、采矿权等土地定着物,与土地尚未脱离的土地生成物、因自然或者人力添附于土地并且不能分离的其他物。
    2024-03-03 1479次阅读
  • 2023.03.02 14791次阅读
  • 不动产是指那些自然或人为附着于土地、无法移动或移动会损害其价值的物体,如土地、房屋、矿产等。由于其耐久、稀缺、难以隐藏和不可移动等特点,对人类生活环境有深远影响,因此在法律体系中受到特别规定,如不动产地役权变动需经严格法定手续,相关纠纷则由当事人户籍所在地或不动产所在地法院审理。
    2024-04-14 1331次阅读
  • 2023.03.12 25157次阅读
  • 不动产的本质是指自然性质或法律规定不可移动的物品,如土地、房屋等。尽管通常与房地产相关,但其意义远超于此,还包括如飞行器、船舶等大型设备。全球范围内,不动产的界定不仅考虑物品的移动性,还涉及价值大小和物权变动所需的法律规定。
    2024-04-14 811次阅读
  • 2023.03.01 202334次阅读
  • 不动产权属证书是指在不动产登记机构对不动产情况进行审查、登记后,颁发给不动产权利人用于证明其享有不动产权利的证书。不动产权属证书可以作为某人享有不动产物权的证据,当事人之间发生权属争议时,一般情形下可以依据不动产权属证书来解决纷争,确认权利。
    2024-02-28 902次阅读
  • 2023.03.09 70937次阅读
  • 不动产权属证书是指在不动产登记机构对不动产情况进行审查、登记后,颁发给不动产权利人用于证明其享有不动产权利的证书。不动产权属证书可以作为某人享有不动产物权的证据,当事人之间发生权属争议时,一般情形下可以依据不动产权属证书来解决纷争,确认权利。
    2024-02-28 1103次阅读
  • 2023.03.13 56088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房产纠纷最新文章

遇到房产纠纷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