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工伤认定精选解答 > 丧失劳动能力能否解除劳务合同

丧失劳动能力能否解除劳务合同

时间:2024.02.27 标签: 工伤赔偿 工伤认定 阅读:1408人
律师解析:
员工因病无法继续工作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确认无法继续工作可解除劳务合同,但需支付经济补偿等补贴,一至四级应退出岗位,予以退休待遇。
工伤职工丧失劳动能力的,本人可以提出解除合同,具有法定过错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合同。发生工伤事故后,一般是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申请工伤认定的,而有些用人单位没有为劳动者申请工伤认定。没有申请工伤认定的,劳动者可以自己申请,个人未申报工伤,用人单位也没有申报,造成工伤申报超过期限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律师解答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仍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直系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

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认定时效过期,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申请;存在不可抗力等正当原因的,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员工遭遇车祸,能否算作工伤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判断劳动者能否申报工伤因交通事故需考察:事故时间(工作往返路线内)、人身损害程度及责任划分(非主要责任才可能构成)。若劳动者为主要责任人,则无法认定为工伤。

    浏览量:962 2024-06-09
  • 上班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是否算作工伤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上下班途中工伤需满足以下条件:事故发生在上下班固定时段;在必要通勤路线上;当事人无重大过失或非主要责任;事故由机动车引发。依据法规,这些因素决定是否认定为工伤。

    浏览量:1355 2024-06-09
  • 交通事故是否可以申报工伤待遇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员工申请工伤保险因交通事故需满足三个条件:1)事故发生在上下班途中;2)受伤严重程度;3)员工责任等级非主要责任。若为主要责任人,则可能无法获得工伤保险赔偿。

    浏览量:1224 2024-06-09
韦柳雪律师

广西同权律师事务所

韦柳雪律师从2001年从事法律服务工作至今,法律功底扎实、并且具有丰富的实际办案经验,为人正直、踏实,办事严谨细致,遵循客户至上的原则,以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为宗旨,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曾成功代理过多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离婚纠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劳动争议纠纷等案件。擅长办理家庭婚姻纠纷、债权债务纠纷、交通事故纠纷索赔、刑事辩护。

咨询该律师
  • 工伤认定日期写错了怎么办

    1832人阅读

    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超过三年未续签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要求从第二个月起至最后一个月的双倍工资赔偿,最长可达11个月。因为我国法律规定,此时视为双方已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建筑工人认定工伤法律规定是什么

    1209人阅读

    中国法律对于工作伤害及其认定的规定主要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和《工伤认定实施办法》。员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伤,或在工作时间前后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工作时受伤,以及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均可认定为工伤。

  • 工伤认定让去做笔录什么意思

    1051人阅读

    工伤笔录显示,工伤职工或其用人单位已正式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且该申请已被行政部门接收并启动详细调查核实程序。行政部门将按照审核要求,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对事故伤害展开深入调查。这表明工伤认定程序已启动,行政部门正积极处理相关申请。

  • 认定工伤条件有哪些

    1740人阅读

    单位未履行住房公积金缴纳义务,不能因此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诉。公积金制度旨在保障员工住房问题,要求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职工按月定额缴纳,以构建解决员工居住需求的专项基金。因此,未履行此义务非劳动争议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