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工伤纠纷精选解答 > 福建工伤保险缴费比例怎么算

福建工伤保险缴费比例怎么算

时间:2024.02.22 标签: 工伤赔偿 工伤纠纷 阅读:1420人
律师解析:
工伤保险的缴费比例,是按照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的费率来计算的。例如证券业,银行业等风险较小的行业的缴费比例,是职工工资总额的0.5%;房地产业等中等风险的行业的缴费比例,是职工工资总额的1%;而炼焦及核心燃料加工业等风险较大的行业的缴费比例,则是1.5%。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八条
工伤保险费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
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并根据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在每个行业内确定若干费率档次。行业差别费率及行业内费率档次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第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对难以按照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行业,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具体方式,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职工债权不需要申报。因为我国《企业破产法》规定,公司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

未参加工伤保险工伤待遇的情况下,劳动者的工伤待遇应当由用人单位承担。用人单位不给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违反了《工伤保险条例》;应当去该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人力资源和社保局,请求裁......

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工伤待遇的情况下,劳动者的工伤待遇应当由用人单位承担。用人单位不给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违反了《工伤保险条例》,应当去该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人力资源和社保局......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员工身体原因不适应岗位能辞退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员工因病无法胜任岗位,公司可提前30天书面通知解聘。但以下情况除外: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员工未完成健康检查或疑似职业病诊断期间;患职业病或工伤失能;患病或非因工受伤在接受医疗期治疗;孕期、产期、哺乳期女员工;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不足5年的员工。这些情况下,公司无权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浏览量:1403 2024-05-14
  • 保安上班急性心梗支架是否需要公司承担责任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如果员工的心肌梗塞与职业活动无直接关系,雇主不应负责赔偿。但如与工作环境和内容有关,雇主需承担责任。需进行工伤鉴定以明确。我国劳动法规定,工伤包括: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的意外伤害、职业病、因公出差受伤等。上下班途中的交通事故伤害也属工伤。其他情形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浏览量:1192 2024-05-14
  • 保险拒赔怎么申请诉讼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当保险拒绝理赔时,应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商业险拒赔时,可尝试与保险公司沟通、第三方调解、仲裁或诉讼,也可向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投诉。社会保险中,如用人单位无理拒赔工伤赔偿,劳动者可通过协商、调解、工会交涉、仲裁和诉讼等方式维权。

    浏览量:1065 2024-05-14
李雅丽律师

广东深腾律师事务所

专业律师团队,满足当事人不同需求,为当事人提供优质法律服务。专注,专业,高效利用法律的武器尽可能的保卫当事人的合法利益。

咨询该律师
  • 工伤私了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1067人阅读

    工伤纠纷中,私下和解协议在符合劳动法规和国家安全规章制度下受法律保护。若用人单位未如实申报、申请工伤认定,协议无效。此行为逃避劳动监管,破坏安全监督体系,侵犯劳动者权益,违反法律强制和禁止规定。

  • 员工患病解除劳动合同怎么维权

    1780人阅读

    员工因病需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明确保障其权益。用人单位在员工因病离岗时,无需赔偿。但员工在医疗期内如因非个人过失被解雇,雇主需按法律规定采取补救措施并支付全额赔偿。若雇主违反劳动法规定擅自解约,应按补偿标准支付双倍赔偿金,确保员工权益不受侵害。

  • 工伤保险条例在保障权益方面有哪些规定

    1914人阅读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雇员在工作过程中遭受意外伤害时,可享受法律保障的物质援助权益。所有企业员工须参加工伤保险,费用由企业承担,个人无需支付。此制度确保劳动者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 没有劳动合同发生工伤怎么办

    1311人阅读

    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遭遇工伤,首先不要慌张。虽然这增加了申请工伤鉴定的难度,但您仍可通过申请劳动仲裁来确立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实际上,只要双方存在实质性的劳动关系,您便享有国家劳动法律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