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工资福利精选解答 > 延长医疗期后解除合同如何赔偿

延长医疗期后解除合同如何赔偿

时间:2024.03.02 标签: 劳动纠纷 工资福利 阅读:1245人
律师解析:
延长医疗期后,企业与劳动者解除合同,用人单位需要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赔偿费用。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年假没休完,工资的计算办法:如果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的,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来支......

在合同期内被违法辞退的,劳动者可要求用人单位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来向其进行赔偿。该补偿标准则是劳动者每在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单位要向其支付一个月的工资,半年以上不满一年的......

疫情期间不上班,如果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仍然会发工资;如果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劳动者付出了正常的劳动的,也会发工资,但是可能低于劳动者的日常工资水平;如果劳动者没有......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停薪留职五险一金由谁来缴纳

    钟玉琳律师

    停薪留职五险一金由单位和劳动者协商谁来缴纳。停薪留职是指为了使特定职工有期限离岗停薪并保留职工身份,而由用人单位与该职工依法签订的,约定停薪留职期间双方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合同,协议有效期一般不超过二年。

    播放量:1397 2022-06-15
  • 关于未婚生育有产假工资吗

    胡静律师

    有的。可以拿着孕检证明等等的有效材料跟公司申请。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播放量:1392 2022-06-07
  • 招用童工要会受到哪些处罚

    钟玉琳律师

    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工作属于招用童工;招用单位构成非法用工,将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处罚,并应当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如果逾期将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罚款,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或者由民政部门撤销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

    播放量:1457 2022-06-07
程姣律师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

程姣律师,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法学专业,毕业后先后在基层法院、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等部门工作,也曾就职于陕西金源集团担任法务一职,有着丰富的实务经验。专注领域有人身损害、婚姻家庭、合同纠纷、债权债务及行政纠纷等,参与办理多起婚姻家庭案件以及法律顾问、债权债务、合同纠纷类案件。作为一名法律人,始终秉持着法治信仰、平民情怀的理念,用专业的律师思维,为您提供最优质的法律服务,切实从实际出发,力求在法律框架内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咨询该律师
  • 店铺倒闭老板不发工资怎么办

    1792人阅读

    劳动者权益受损,可向所在地劳动监督管理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一是前往劳动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劳动监察投诉;二是向劳动局提交劳动仲裁申请,要求工资权益。未签劳动合同者可要求加倍薪资,被拖欠工资而离职者,可要求经济赔偿。

  • 克扣工资被迫离职怎么赔偿

    1270人阅读

    员工主动离职,雇主通常不得扣工资,这是违法行为。但如员工离职给雇主带来经济损失,雇主可要求合理赔偿。无理扣工资,员工可向劳动监察机构申诉或提起劳动仲裁。自动离职指劳动者未按规定程序办理解除手续擅自离职或未办妥手续就离开单位。

  • 临时工被拖欠工资怎么办

    1103人阅读

    单位拖欠工资是常见问题,员工可采取以下措施应对:首先,向劳动管理监察大队投诉;其次,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仲裁费200-300元,胜诉后费用一般由单位承担);如对仲裁结果不满,可在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最后,根据法律,员工有权要求单位支付全额工资及25%的经济补偿金。

  • 公司恶意克扣工资怎么办

    1291人阅读

    若企业克扣薪酬,雇员应先尝试友好协商;不成可向劳动争议调解机构申请调解,或向劳动部门投诉举报。必要时,可申请支付令、求助工会或提起仲裁诉讼。还有其他合法途径可选,以维护雇员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