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
提问 15万律师在线解答
您的位置:首页 > 法律百科 >诉讼仲裁百科>办案流程百科 > 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的强制措施。那么,关于取保候审规定是怎样的呢?期限是多久呢?下面为您简单介绍。

2022.07.04 2919873人阅读
1

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由公安机关执行。客观地说,犯罪嫌疑人被羁押后,最应当考虑和最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的行为即为代为取保候审。

2

取保候审的条件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3

取保候审程序

办理取保候审的程序是:

1、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以书面形式向决定机关申请取保候审;

2、决定机关应当在接到取保候审的申请书后7天之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

3、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应当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批准;

4、取保候审的执行。

4

取保候审期限

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不超过12个月。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5

取保候审规定

对于取保候审的规定,主要在刑事诉讼法的第六十七条到第七十三条。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6

取保候审申请书

取保候审申请书

申请人:×××,女,汉族,××市××村人,住××市××村,联系电话:××××。系犯罪嫌疑人×××之妻。

被申请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男,汉族,××市××村人,身份证号码:….。因涉嫌xxxx罪,于xxx年×月×日被xxx市xx区公安局刑事拘留,现关押在××市看守所。

申请事项:对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

事实和理由:

犯罪嫌疑人×××因涉嫌非XXXX一案,于XXX年××月××日被××市XX区公安局刑事拘留。考虑到犯罪嫌疑人×××所涉嫌罪名的性质以及案件有关情况,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取保候审的条件,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危害社会的行为,另外犯罪嫌疑人在羁押期间身体状况一直不好。

因此,申请……

查看全文 >>
7

取保候审保证金

取保候审保证金简介:

1、对严重暴力犯罪、团伙犯罪的主犯、惯犯、累犯以及其他罪行严重、民愤大等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不应当采用取保候审。

2、犯罪嫌疑人为盲、聋、哑人或者未成年人的,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法定代理人交纳保证金。

3、犯罪嫌疑人为单位的,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责任人员或者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决定取保候审时,可以责令该单位交纳保证金。

取保候审保证金数额: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查看全文 >>
8

什么情况下取保候审会被撤销?

取保候审是对满足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强制措施,同时采取这种强制措施要不致发生社会危险。取保候审申请要采取书面的形式,但是,不是申请了取保候审就一劳永逸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撤销取保候审决定,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撤销或者变更取保候审的情形。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如果发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撤销或者变更。”这一规定即意味着,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都有对已经采取的强制措施的决定进行变更或者撤销的权力。我们认为,这是适应案件的不同进展情况而作出的变通规定。应当说,这一规定是比较合适的。取保候审撤销或者变更的表述方式及其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不应当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2.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的。

3.发现采取取保候审决定不当的。

4.已被逮捕的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查看全文 >>

取保候审相关百科

  • 诉讼时效中止

    诉讼时效中止

    一般情况下,当事人超过两年的诉讼时效再起诉的,法院就不会支持当事人的请求了,但是生活中也会出现一些情况来导致诉讼时效中止。那么诉讼时效中止…

    2022.09.27 125790人阅读
  • 打官司

    打官司

    打官司在我国是指公安机关、 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当事人以及其他有关的人依照法律为解决被告人的刑事责任问题或解决权利义务纠纷、明确权利义务…

    2022.09.27 577574人阅读
  • 自诉

    自诉

    今天律图自诉百科栏目,为你介绍自诉相关法律知识,究竟什么是自诉,自诉案件的范围又有哪些,更多内容尽在律图,快来了解一下吧!更多内容请咨询本…

    2022.09.27 80331人阅读

取保候审相关咨询

针对专利申请实质审查大约多久

律图法律咨询

律图法律咨询律师 最近回复:

专利实质审查的时间不确定,一般是6-18个月,取决于发明的内容,审查员对发明的理解和审查员的工作安排以及审查员与申请人或其代理人之间文件往复的时间。专利审查流程公共服务目前不收取任何费用。发明专利申请人在提出实质审查请求时以及在收到专利局发出的发明专利申请进入实质审查阶段通知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可以对发明专利申请主动提出修改。 依据专利法,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批程序包括受理、初审、公布、实审以及授权五个阶段。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在审批中不进行早期公布和实质审查,只有受理、初审和授权三个阶段。

请问著作权的取得和产生需要哪些条件

律图法律咨询

律图法律咨询律师 最近回复:

就条件的性质而言,可以分为实质条件和形式条件两种。 所谓实质条件,是指法律以文学艺术作品的产生作为取得著作权的惟一的法律事实,大体有两种标准。一种标准是只要特定的思想或情感被赋予一定的文学艺术形式,这种形式无论是作品的全部还是其中的局部,也不问该作品是否已经采取了一定物质形式被固定下来,都可以依法被认为是受保护的作品。另一种标准是,除了具备作为作品的一般条件,即表现为某种文学艺术形式外,还要求这种形式通过物质载体被固定下来,才可以获得著作权法保护。 形式条件是指作品完成之后,是不附加其他条件就享有著作权,还是附加一定的条件或是再履行一定的法律手续才能获得著作权。目前主要分为三种做法: 第一种做法是,以作品的产生为条件自动取得著作权。 第二种做法是,除了作品创作出来以外,还须履行登记手续才能获得著作权。 第三种做法是以加注著作权标记为取得著作权的条件,此外无须再履行其他手续。 我国著作权法采用自动保护原则。作品一经产生,不论整体还是局部,只要具备了作品的属性即产生著作权,既不要求登记,也不要求发表,也无须在复制物上加注著作权标记。

民法典合同纠纷什么时候撤诉

律图法律咨询

律图法律咨询律师 最近回复:

结论:法院受理后,判决宣告之前。 解析: 申请撤诉的时间:必须是在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判决宣告之前。 撤诉,是指当事人提起诉讼法院受理后,未作出判决前,撤回其起诉的行为。撤诉从制度设置的本意来解读应由当事人主动提出撤诉申请,即当事人对自身诉讼权利的处分行为。 申请撤诉的构成要件: 1.申请撤诉的主体不需赘述:谁提起的诉讼,谁才有资格撤诉; 2.申请撤诉的时间:必须是在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判决宣告之前; 3.申请撤诉要求不违反法律规定,不得有损于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 4.最重要的一点,撤诉必须由法院作出裁定。当事人申请撤诉,法院应当依法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裁定准许撒诉,案件审理终结;不符合条件的,裁定驳回申请,案件继续审理; 当事人申请撤诉的案件,如果当事人有违法行为需要依法处理的,法院可不准撤诉。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解释》第二百一十四条 原告撤诉或者人民法院按撤诉处理后,原告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原告撤诉或者按撤诉处理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六个月内又起诉的,比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七项的规定不予受理。

民法典关于合同纠纷庭审流程

律图法律咨询

律图法律咨询律师 最近回复:

结论:依照法律规定。 解析: 1、首先要准备起诉状,各项证据材料,包括合同及证明对方违约事实的证据。 2、各项材料准备好以后,到管辖地法院立案厅立案就行了。 3、立案后法院程序如下:立案-庭前调解-庭审(开庭、法庭调查、质证、辩论、最后陈述、休庭)-领取判决-申请执行。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  法庭辩论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一)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二)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 (三)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 (四)互相辩论。 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第一百四十五条 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问一下盗窃罪诈骗罪取证多久

律图法律咨询

律图法律咨询律师 最近回复:

结论:一般的期限为2个月。 解析: 对于诈骗罪,一般的取证期限为2个月,特殊情况下经依法批准可以延长1到5个月。在公安机关接到案件后,会进行立案侦查处理,通过侦查的方式查清案件的事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我国,侦查行为既包括侦查人员依法进行的专门调查活动,又包括为防止现行犯、犯罪嫌疑人继续犯罪、逃跑、毁灭证据等而采取的强制措施。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通常认为,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五条 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依法先行拘留,对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依法逮捕。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3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想获取更多诉讼仲裁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