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刑事犯罪辩护精选解答 > 用广告法敲诈勒索罪的条件都有什么

用广告法敲诈勒索罪的条件都有什么

时间:2024.05.19 标签: 刑事辩护 刑事犯罪辩护 阅读:1108人
律师解析:
敲诈勒索罪所需具备的构成要素具体如下:
1、本罪所侵犯的客体并非单一的,而是包罗万象的,既包括了对公共或私人财产所有权的侵害,同时也涉及到对他人人身权利和其它合法权益的潜在威胁;
2、本罪的客观表现形式多样化,其主要表现在行为人通过威逼、胁迫、恐吓等手段,形成压力让受害者不得不乖乖交出财物;
3、就犯罪主体而言,本罪并未设定特殊的身份要求,任何年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并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有可能成为本罪的实施者;
4、从主观层面来看,本罪的犯罪意图非常明显,即行为人必须怀揣着非法强行索取他人财物的明确目的。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组织赌博、开设赌场、参与赌博并从中营利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可能构成犯罪。对于个人参与网络赌博的行为,是否构成刑事案件,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参与赌博:个人参与网络赌博,如......

即使盗窃嫌疑人没有当场被抓,且死不承认犯罪,案件的处理仍然会依据法律程序进行。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法律后果和程序:调查取证:即使嫌疑人不承认,警方仍然会继续调查,搜集其他可能......

可能会构成以下几种罪行:非法设卡收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私自设卡收费属于违法行为,可能会被处以罚款等行政处罚。阻碍交通......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过失致人死亡应如何判刑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过失致人死亡罪,处三至七年徒刑,分为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两种情况。前者因疏忽未预见可能导致死亡,后者自信过度,明知可能致死仍冒险,均造成他人死亡。

    浏览量:1000 2024-06-10
  • 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既遂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恶意出具虚假证明引发严重后果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以'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定性,主要针对有资质中介及从业者,处三年以下徒刑或拘役,并可罚金。犯罪核心为个人对出具失实文件需担责,造成恶劣影响和损害。

    浏览量:884 2024-06-10
  • 教唆犯在法律上应如何处理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教唆犯通过劝导、诱导等方式使无犯罪意者犯罪。教唆成功导致犯罪结果,唆使者担责。我国法律按其在共同犯罪中的角色严惩,对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加重处罚。未遂情况下,教唆犯可能获从轻或减轻刑罚。

    浏览量:945 2024-06-10
  • 如何区分变造货币和伪造货币

    胡静律师

    (1)客观行为不同,伪造货币即仿照真币的色彩、图案、形状、原料等制造假币,其中不包含有真币的成分;变造货币即通过挖补、揭层、涂改、拼凑等方式对真币进行加工处理,使其面额增大或张数增加。(2)构成犯罪的要求不同。伪造货币刑法没有规定数额较大才构成;变造货币则以数额较大为构成要件。

    播放量:1454 2023-06-06
  • 聚众斗殴与聚众扰乱社会有什么不同

    杨雷兵律师

    1、犯罪动机不同。聚众斗殴罪大多是为了争霸一方、私仇宿怨等流氓动机而破坏公共秩序;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则多是为了实现个人某种不合理的要求,如分房、调工作等而破坏公共秩序。2、情节要求不同。3、二者犯罪方法不同。

    播放量:1491 2022-06-15
  • 检察院受理行贿罪吗

    杨少宁律师

    检察院受理行贿罪,属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范围,对于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国有公司、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贿赂也属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范围。

    播放量:1261 2022-06-15
  • 开棋牌室偷偷被人安装了程序老板有事吗

    1428人阅读

    棋牌室被他人植入赌博程序,老板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参与赌博活动不仅违法,还可能构成诈骗罪。以营利为目的组织或参与聚众赌博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剥夺政治权利等刑罚,并需承担罚金责任。

  • 聚众滋事定罪标准是怎样的

    1148人阅读

    纠集团伙进行有预谋的挑衅和滋扰,构成寻衅滋事罪,将受最高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多次组织、教唆他人从事此类活动,严重扰乱公共秩序者,将受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及罚金处罚。

  • 警察丢枪的后果是什么

    1314人阅读

    不慎丢失枪支,需立即上报主管部门并全力搜寻。若短时间内找回且未造成社会影响,将受批评、纪律处分,或失去公职。不得隐瞒,否则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若引发社会危害,刑罚将根据严重性判定,最高可达三年以上有期徒刑。

  • 疑罪从无中国法律哪年开始

    1279人阅读

    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引入“疑罪从无”原则,改变了刑事审判认定方式。公安部门深入侦查立案的犯罪案件,搜集证据。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可依法拘留,符合逮捕条件的也需逮捕。法院审查检方提交的犯罪事实和证据,证据不足或符合法典规定时,检方应不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