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产纠纷 > 房屋租赁 > 出租人起诉解除合同去哪个法院?

出租人起诉解除合同去哪个法院?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19 · 1410人看过
导读:出租人起诉解除合同应该去合同订立地所在法院,准备好民事诉讼状、租赁合同、对方违约证据材料,到当地法院立案。这里要注意一个诉讼时效的问题,如果承租人拒绝支付房租赖着不走的,这种情况诉讼时效是一年。

出租人起诉解除合同去哪个法院?

一、出租人起诉解除合同去哪个法院?

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法律明确了房屋租赁合同纠纷适用专属管辖,明确以不动产所在地即租赁房屋所在地法院为管辖法院,大大减少了因管辖权而发生的争议,也符合民事诉讼的“两便原则”,即便于人民法院审理和便于人民群众诉讼。解除权作为一种形成权,是产生请求权的依据,即作为或不作为地形成一定法律关系的请求原因。请求权不同于起诉权,权利人并不是只能依法作为诉讼之原告,以提起诉讼的方法才得使行,而是既有权向对方请求,也有权将该请求权作为诉的原因,请求司法权依审判程序,即诉讼法,强制对方进行诉讼,以诉讼的方法行使。

二、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况有哪些?

房屋出租人单方解除房屋租赁合同的八种事由:

1、将承租的房屋擅自转租的;

2、将承租的房屋擅自转让、转借他人或擅自调换使用的;

3、将承租的房屋擅自拆改结构或改变用途的;

4、拖欠租金累计六个月以上的;

5、公用住宅用房无正当理由闲置六个月以上的;

6、租用承租房屋进行违法活动的;

7、故意损坏承租房屋的;

8、法律、法规规定其他可以收回的。

三、出租人解除合同起诉时效是多久?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有几种特殊情况的时效为1年,在房屋租赁中,承租人拒付,或者延付租金,出租人起诉请求人民法院予以保护的时效为1年。

所以,房屋租赁合同中,凡因承租人拒付、延付租金而引起的诉讼,出租人一定要牢记其诉讼时效为1年,超过1年起诉的,法院若查明,此前出租人明知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而不主张,那么,出租人就丧失了胜诉的权利。我国民法中规定的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在这20年中,尽管出租人不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超过20年的,法院也以超过时效来处理。

综上所述,发生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如果协商不能解决的,作为出租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解除合同并由对方赔偿损失。租赁合同纠纷管辖法院是合同签订地,这样便于双方处理矛盾,节约诉讼时间。作为出租人,应当尽快的起诉,防止错过时效导致失去胜诉权。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房屋租赁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房屋租赁最新文章

遇到房屋租赁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