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
您的位置:首页 > 法律百科 >诉讼仲裁百科>办案流程百科 > 诉讼时效期间
诉讼时效期间

诉讼时效期间

打官司的时候,当事人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自己的诉讼请求有没有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如果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当事人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些问题,律图小编将在下文一一为大家讲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09.13 382713人阅读
1

诉讼时效期间的种类

第一种:一般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第二种:最长诉讼时效,自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二十年。

第三种:特殊诉讼时效,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四年。

《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五百九十四条 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四年。

2

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该期间届满后,发生义务人可以拒绝履行其给付义务效果的法律制度。该制度有利于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维护交易秩序和安全。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在很多情况下,当权利受到侵害时,受害人不一定能够马上知情。因此,在计算诉讼时效期间时,《民法典》采用了主观主义起算规则,即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三年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但是应当注意,在规定普通诉讼时效期间的同时,民法典还规定了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即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3

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方法

诉讼时效期间一般是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算。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查看全文 >>
4

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

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发生特定的事由导致已经进行的诉讼期间归于无效,可以从头重新计算。

《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5

诉讼时效期间的延长

诉讼时效期间延长情形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具体情形因案件不同、当事人的不同而有各种各样的情形,但其适用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诉讼时效届满;

2、引起诉讼时效延长事由,由人民法院认定;

3、人民法院经过审查,认为确实属于正理由的,可以延长。

诉讼时效期间延长的具体期限是多少,由人民法院按客观情况决定。

查看全文 >>
6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就是超过了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但是,即使债务的诉讼时效已届满,因债务人已作出同意履行的意思表示,债务的诉讼时效应当重新计算。

7

诉讼时效期间和除斥期间的主要区别

1、适用对象不同。诉讼时效仅适用于请求权;除斥期间主要适用于形成权,也可适用于请求权。

2、构成要件不同。诉讼时效须两个要件,即法定期间经过和权利继续不行使之事实状态;除斥期间只需一个要件,即法定期间经过。

3、法律效力不同。诉讼时效并不使不行使权利本身消灭,而只是消灭附着于其上的胜诉权;而除斥期间则使权利本身消灭。

4、期间起算点不同。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即权利人能行使权利之日起开始计算;而除斥期间自权利成立之时起算。

5、期间是否可变不同。诉讼时效期间是可变期间,可以中止、中断、延长;而除斥期间为不变期间,不能中止、中断、延长。

6、法院是否可依职权主动适用不同。诉讼时效之经过必须经享有时效利益之人为主张之后法院才可适用之;除斥期间之是否经过,法院应依职权主动调查而适用之。

查看全文 >>

诉讼时效期间相关百科

  • 强奸罪量刑

    强奸罪量刑

    说到强奸罪,大家普遍最关心的就是如何对犯罪分子进行处罚,换句话说也就是强奸罪量刑是怎样的,这一点可能很多人都不是特别清楚,针对这个问题,律…

    2023.09.22 160535人阅读
  • 法医鉴定

    法医鉴定

    法医鉴定是司法程序中有关技术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运用医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与人身有关的活体、尸体及生物物证等的检验鉴定工作,从而取得…

    2023.09.22 516392人阅读
  • 缓刑的条件

    缓刑的条件

    缓刑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那么缓刑的条件有哪些,符合缓刑的条件规定有哪些,以及不适用缓刑的条件是什么呢,快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这些内容能…

    2023.09.22 62784人阅读

诉讼时效期间相关咨询

问一下合同纠纷多久才有效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结论:根据案件审判程序确定。 解析: 我国法律对一审判决生效很明确,自判决送达之日起,15日内为上诉期,过15日未上诉的判决就生效。 而二审判决作为终审判决,并没有上诉期,二审判决何时算生效没有明文。 一般是以判决书的送达之日起生效的。判决书送达的方式: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转交送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七条 送达诉讼文书必须有送达回证,由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收到日期,签名或者盖章。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问一下代签字但是本人按手印生效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解析: 代签字但是本人按手印生效。别人代签字后当事人自己按手印的,可以视为对代签合同的追认,因为法律规定,无权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后,经过被代理人追认的,该民事法律行为认定有效;或者代签行为是经过被代签人委托的,则代签合同就更是有效的。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条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 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未被追认的,善意相对人有权请求行为人履行债务或者就其受到的损害请求行为人赔偿。但是,赔偿的范围不得超过被代理人追认时相对人所能获得的利益。 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为人无权代理的,相对人和行为人按照各自的过错承担责任。

请问一下合同纠纷怎么算时效的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结论:有约从约,无约定则依法律规定。 解析: 合同没有约定具体的履行期限,合同履行期届满为债权人第一次向债务人主张权利时,此时债务人对债权人负有还债的义务,诉讼时效从此时开始。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三年。 以公告形式向当事人主张权利的,会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债权人口头催告债务人的,只要有证据证明这个事实的存在,就能发生诉讼时效的中断;同样的,书面信函催告债务人的,只要签收了就可以发生中断的效力。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我想问一下入住五年被判买卖无效需返还购买了宅基地怎么办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民事法律行为应具备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条件。卖房协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宅基地、自留地属于集体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该民事行为应属无效。 房屋与土地是不可分割的,双方签订的卖房协议应属全部无效,双方应相互返还各自所取得的财产。

问一下合同生效需要经过签字盖章那盖章的时候需留意什么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合同的签字人应当是当事人本人,或单位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经授权的部门机构的负责人、代理人。对于后者,较为谨慎的方法是由签字人交书面法人授权书。 法人授权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被授权人的基本情况,明确的授权范围包括授权的时间范围,对象等,授权人或授权单位的盖章或法定代表人的签字,授权日期。 盖章要与订立合同的主体相符。通常会出现,合同当事人一栏与盖章主体不同。这将给合同的履行,主体的确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领取《营业执照》的分公司可以以自己名义订立合同,但单位的内设机构则不尽然。 签字时最谨慎的方法,是页签,即在每一页的空白处签字。 签字时最好用蓝黑色的墨水,易于分辩是否是原件。有当事人习惯用炭素墨水,以为利于长年保存。对于一般的合同而言,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当原件与复印件发生分辩困难时,才是真正的麻烦。 盖章时要加盖骑缝。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签字或盖章之时起成立。因此,并非必须签字同时盖章合同才成立,只需其一即可。一般订立合同时当事人都要同时签字并盖章,虽不必要,但应当说是有利而无害的。在签字人无权代表或无权代理时,有盖章便不会影响合同的成立。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5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想获取更多诉讼仲裁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