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动仲裁精选解答 > 劳动仲裁怎么处理十级工伤

劳动仲裁怎么处理十级工伤

时间:2024.02.21 标签: 劳动纠纷 劳动仲裁 阅读:840人
律师解析:
劳动仲裁处理十级工伤就是支付工伤赔偿金。如果个人遭受十级工伤,在提供有关能够证明是工伤的证据情形下,加上专业的伤残等级鉴定,仲裁部门支持个人请求,可以要求用人单位给予工伤赔偿,十级工伤的话一般是支付7个月的本人工资。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法律依据:
《工伤赔偿条例》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赔偿双倍的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

老板不按时支付工资,可以投诉到劳动局监察大队,由监察大队进行协调,如果协调不成再申请劳动仲裁。若仲裁决定下达后,双方任一方不同意都可以起诉到法院,或者用人单位拒不执行仲裁......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调解。调解劳动争议调解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的调解:(一)劳动争议发生后的调解;(二......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劳动仲裁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况有哪些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已明确表达权利、提交权益申请并获承诺履行义务。仲裁时效从权利受损知悉开始,因主张权利、权益救济或对方承诺履行义务中断,时效自中断后重新计算。

    浏览量:1490 2024-06-17
  • 哪些劳动争议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本律所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处理以下劳动纠纷:确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条款争议;因解雇、辞职引起的纠纷;工时、休假、社保、培训及劳动安全问题;薪酬、工伤费用、补偿与赔偿等争议。

    浏览量:907 2024-06-17
  • 劳动仲裁需要提供哪些证据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劳动仲裁关键证据包括:详细书面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凭证(如工资条、银行对账单或工资领取表)、社保缴费证明、完税申报及纳税证明、终止或辞职合同公文,以及能证明主体身份的工作证件。

    浏览量:958 2024-06-17
刘双律师

四川国柱律师事务所

刘双,专职律师,2018年担任温江区某社区法律顾问被司法局评为先进个人;2021年荣获成都市司法局成都市法律援助先进个人称号;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担任成都市某区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执业期间主持调解和代理大量的民商事法律诉讼案件及非诉案件,包括建工合同纠纷、债权债务纠纷、股权纠纷、企业法律顾问等。刘律师为各单位提供专题法律知识培训。 刘双律师始终秉承:案件有难易之分,但绝无大小之分。对于每一-件案件,以责任心、专业水平和热情,尽全力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咨询该律师
  • 劳动仲裁需要去法院吗

    1333人阅读

    劳动仲裁程序通常不涉及直接的法院诉讼环节。遇到劳动纠纷,应首先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该委员会将依法公正地处理双方争议。在我国,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方式,并且是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前置程序。

  • 一般劳动仲裁需要多久

    1923人阅读

    劳动仲裁通常在45个工作日内宣布结果,从受理申请之日起计算。复杂案件可延长,但不得超过15个自然日。逾期未裁决,当事人可向法院起诉。仲裁庭也可就明确事实先行裁决。

  • 劳动仲裁可以委托朋友帮代理吗

    1078人阅读

    劳动仲裁中,当事人可委托朋友作为代理人参与仲裁。但须向仲裁委员会提交由当事人签署的委托书,明确委托事项和权限。对于无法自行参与仲裁的劳动者,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可代为参与。若无法定代理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将为其指定代理人。

  • 没签劳动合同就仲裁这是bug吗

    1847人阅读

    若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署劳动合同,劳动者可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解决争议。在此之前,需先向委员会申请确认实际劳动关系。一旦确认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劳动者可依法提起仲裁,解决劳动合同等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