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者需谨慎离职,若不想承担赔偿责任,要提前通知用人单位,遵守服务期和竞业限制约定。同时,在离职时按规定程序进行。
(二)当用人单位有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缴纳社保等过错时,劳动者可依法解除合同,不用赔偿。
(三)若违反服务期或竞业限制约定,劳动者需按约定支付违约金,但违反服务期约定时,违约金数额不超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违约离职是否赔偿单位损失视具体情况而定。若劳动者未提前通知、违反服务期或竞业限制约定离职且造成单位损失,需承担赔偿责任。违反服务期约定要按约定支付违约金,数额不超单位培训费用;违反竞业限制约定也需按约定付违约金。
但如果用人单位存在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缴纳社保等过错,劳动者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担责。
为避免违约担责,建议如下:
1.劳动者离职应提前通知用人单位,严格按规定程序办理。
2.若签订服务期或竞业限制协议,要遵守相关约定。
3.用人单位应依法保障劳动者权益,避免自身过错导致劳动者合法解除合同。
结论:
违约离职是否赔偿单位损失分情况,劳动者违规离职造成损失需担责,单位有过错时劳动者依法解约无需担责。
法律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者若未提前通知用人单位,或者违反服务期、竞业限制约定离职且给单位造成损失,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违反服务期约定时,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则按约定支付违约金。然而,当用人单位存在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保等过错,劳动者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离职需按规定程序进行,避免违约担责。如果您在离职过程中遇到类似法律问题,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我们能为您提供详细的法律建议和解决方案。
1.违约离职赔偿损失视情况而定。劳动者未提前通知、违反服务期或竞业限制约定离职致单位受损,需担责。
2.违反服务期约定,劳动者需按约定付违约金,数额不超单位培训费用;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同样要付违约金。
3.若单位有未及时足额付报酬、未依法缴社保等过错,劳动者依法解约无需担责。离职应按程序,避免违约。
专业解答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员工离职给单位造成损失是否需要支付违约金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专业解答《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依法签订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第十九条把遵守劳动纪律和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列为劳动合同内容的必备条款。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明确双方违反劳动合同应承担责任的内容,其中包括劳动者在合同履行期内随意离职给单位造成损失应承担的责任。
专业解答依据《劳动合同法》第91条及《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6条的规定,现用人单位因“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其连带赔偿的份额应不低于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总额的 70%”。
专业解答严格意义上来说,劳动合同禁止约定违约金,但以下两种情况例外:1、在培训服务期约定中可以约定违约金。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2、在竞业限制约定中可以约定违约金。
专业解答《劳动法》第102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