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咨询 > 河南法律咨询 > 平顶山法律咨询 > 平顶山劳动争议法律咨询 > 示例退休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是怎样写的?

示例退休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是怎样写的?

刘* 河南-平顶山 劳动争议咨询 2017.06.06 14:59:23 21人阅读

我的一个同事,家是住在上海的,工作是关于劳动之类的问题,最近遇到烦心事,就是不知道退休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是怎样写的?因此同事叫我帮忙问问大家。谢谢大家!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平顶山律师 劳动纠纷律师 平顶山劳动纠纷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地区:四川-成都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我国现有法律规定,劳动者失业后可享受失业保险救济,但前提是用人单位开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证明;还有很多用人单位为了避免劳动者建立双重劳动关系,卷入无谓的法律纠纷当中,要求劳动者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证明书,否则用人单位拒绝录用.
为了劳动者能够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保障劳动者的就业权利,《劳动合同法》第50条第1款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盒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虽然法律明确了开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但一些用人单位对此不以为然,仍拒绝履行开具证明给劳动者的义务,殊不知用人单位不开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造成劳动者损害的,需承担赔偿责任.也有单位担心出具证明后,被劳动者钻了空子惹上官司.
由此可见,这一纸证明书对双方都意义重大.根据法律规定,这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该怎么写呢?
第一,出具证明的时间: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假如劳动者不配合办理工作交接手续,用人单位是否以此为由拒绝开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根据现有法律规定,劳动者按照约定办理工作交接是劳动者的法定义务,为劳动者办理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但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关系,而且从《劳动合同法》第50条第1款规定内容来看,劳动者是否办理工作交接并不是用人单位为其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的先决条件,因此,用人单位不得以劳动者不办理工作交接为由拒不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
第二,有劳动关系存在是前提.根据现有法律规定,女的退休年龄为50周岁,男的退休年龄为60周岁,若是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双方间不属于劳动关系,属劳务合同关系,用人单位也就没有出具该证明书的义务,也不应出具.
第三,证明的内容应慎重,不能随意书写.例如合同期限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如果是劳动者先提出的,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是用人单位先提出的,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诸如此类,合同期限届满不续签的等等,表述看似相似,无伤大雅,但是结果却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很多用人单位都是家族式经营,雇请的劳动者都是沾亲带故的.劳动者为了自身利益,往往就会找老板开后门让用人单位开具证明,有些用人单位碍于情面等各种原因,开具了对用人单位明显不利的证明,反被别有用心的劳动者利用.笔者就曾碰到真实版的农夫与蛇的故事,一家用人单位负责人来本所咨询,其单位一劳动者主动提出离职,但是主动离职是不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劳动者与老板是远亲,就给劳动者开具用人单位将其辞退的证明,结果劳动者凭此证明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第四,注意证明内容的措辞,尽可能地使用法律规范用语.有些用人单位特别是国企为了显示自己强势地位,喜欢使用“开除”“除名”等,而根据现有法律规定,“开除”的处理程序非常严格,如果程序不当,极有可能涉嫌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授之以柄,仲裁庭或法院就有可能判决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合同或者支付经济补偿金二倍的赔偿金.
第五,证明送达劳动者方有效,注意保留送达回执.证明送达时间是双方劳动关系的界点,关乎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承担问题.曾有一家单位,劳动者当天口头向用人单位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同意,第二天劳动者刚好去单位所在地方其他企业找工作,结果在去的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死亡,劳动者家属一口咬定是上班途中,要求用人单位承担工伤赔偿责任.用人单位予以否认,但是双方解除劳动合同是口头协商的,用人单位又无法提供有力的书面证据证明双方劳动关系已解除,最终只能承担赔偿责任.

2017-06-06 15:08:23 回复
咨询我
地区:山西-太原

1、退休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填写的格式,参考如下
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
用人单位名称:
地 址:
联系人和电话:
劳动者姓名: 身份证号码:
终止(解除)劳动合同前的工作岗位:
入职日期: 年 月 日 终止(解除)日期: 年 月 日
最后一份劳动合同期限: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本单位工作年限: 年 个月(其中依法合并计入的年限为 年 个月)
依据的法律条文:《劳动合同法》第 条第 款第 项
终止原因(打√)
□劳动合同期满或工作任务完成 □劳动者死亡或失踪
□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开始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用人单位破产 □用人单位停业
解除原因(打√)
□劳动者单方解除 □用人单位按劳动合同法39条解除
□劳动者试用期内解除 □用人单位按劳动合同法40条解除
□劳动者按劳动合同法38条解除 □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
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单位提出解除 □劳动者提出解除
单位(盖章) 人社部门意见:
经办人: 经办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劳动者签收: 签收日期: 年 月 日
注:本空白证明可自行复制使用;在办理手续时须填写并提交一式三份,同时提交其他相关的证明材料.

2017-06-06 15:03:23 回复
律图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民法总则、侵权责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问题#点击这儿#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律图网律师#

职工退休,一般情况单位是不需要出具退休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的,直接办理退休手续就可以了,可以出具退休证明。不过《劳动合同法》第50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员工退休后,不再继续在公司工作,用人单位要出具终止劳动合同证明,虽然不知道有没有用,拿着备用总是有备无患的!

姓名
性别
身份号码
户籍所在地
省 市 县区 街 号
现 住 址
区市县 街 号
本单位工作起止时间
本单位工作年限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计 年 个月
工作岗位
所终止劳动合同期限
固定期限
年 月 日起 年 月 日止
无固定期限
年 月 日起
完成工作任务期限
年 月 日起至 工作任务完成时止
终止劳动合同原因
( )劳动合同期满
( )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 )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
( )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
( )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提前解散
( )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终止劳动合同时间
年 月 日
支付经济补偿情况
个月,每月标准: 元,合计: 元
国有企业支付生活补助费情况
个月,每月标准: 元,合计: 元
缴纳失业保险费编号
单位
个人
用人单位
(公章)
经办人:
年 月 日
注: 1,此证明由用人单位出具,一式三份.一份交给劳动者本人,一份装入劳动者本人档案,一份由用人单位留存.
2,用人单位在15日内将劳动者档案移交其户籍所在市或区,市,县失业保险经办机构.

据您所述,如已到退休年龄的,一般可办理退休手续享受退休待遇,单位一般不进行补偿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合同到期不发工资
10761人阅读

遇到合同到期不发工资的情形你应该如何处理呢,你可以去哪些政府部门寻求一些帮助呢,包括中介合同到期不给工资怎么办,私人老板不发工资又应该怎么办呢?合同到期工资怎么发,以及不发工资去哪里投诉等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来了解一下吧!

劳动争议时效判定
6141人阅读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中的权利义务而发生的纠纷。那么劳动争议时效判定的期限是多久,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多久,劳动争议诉讼时效是几年,以及申请劳动争议时效期间应该注意什么?下面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快来了解一下吧!

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
3221人阅读

劳动纠纷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纠纷类型,今天小编为你介绍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的相关知识,那么劳动争议调解时限规定有哪些,劳动争议民事起诉状怎么写,以及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等内容,来了解一下吧!

公务员家属抚恤金
79815人阅读

今天小编为你介绍公务员家属抚恤金的政策规定等知识,那么家属抚恤金申请书内容有哪些,在职公务员病故抚恤金规定是什么,公务员丧葬费抚恤金规定有哪些,以及公务员病故家属待遇都内容,小面为你i详细介绍!

劳动法规
6297人阅读

今天小编为你介绍劳动法规的相关内容等,那么劳动法规定试用期是多久,以及劳动法规定的工作时间是怎样的,以及劳动法年假规定的具具体细节内容等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对你有所帮助,更多知识尽在律图!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