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房屋租赁精选解答 > 房东不退押金去哪里投诉?

房东不退押金去哪里投诉?

时间:2024.02.24 标签: 房产纠纷 房屋租赁 阅读:1050人
律师解析:
去中介公司所在地的工商局或工商所进行投诉,需要携带相关证据原件,事先查好房屋中介公司的营业地、法人等信息(只有它是正式公司,就都可以工商局网站上都能查到)。工商局的消费者投诉还是最有用的办法,如果工商局会在7个工作日内进行协调并通知结果:协调解决,拿好合同和押金去中介公司就可以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九百六十一条中介合同是中介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
第九百六十二条中介人应当就有关订立合同的事项向委托人如实报告。
中介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不得请求支付报酬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通常情况下在我国,110是不管这件事情的。因为这件事情并不属于公安部门的管辖范围之内。如果承租人趁房主不在利用承租的房屋进行非法活动,损害公共利益,或不服从以上适当处理,......

1、家庭成员中至少有1人取得本市常住户口3年以上;有户口迁入的,迁入时间必须在2年以上;2、家庭成员无自有住房或未租住公有住房。3、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公租房申请条件:1、具有本市城六区城镇户籍的家庭及人员(不含在校大中专学生);或在本市城六区长期居住的外来务工人员及新就业职工的家庭及人员;2、家庭收入符合准入条件:比如......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租房时是否一定要交押金

    李骏律师

    租房并不是一定要交押金,租房押金是双方协商的结果。押金,法律并未规定其性质,是由民间因应交易上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制度,实践中,为保证房屋租赁合同的顺利履行,最好能把押金条款纳入租房合同中。

    播放量:1182 2022-06-07
  • 租房押金纠纷怎么处理

    李骏律师

    租房押金纠纷可以通过和解或者调解处理。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租赁纠纷内容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应当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仲裁裁决、调解书;拒不履行的,对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播放量:651 2022-06-07
  • 租房提前退租扣房租吗

    李骏律师

    出租的房屋,如果提前退租,是可以要求退还租金的,或者是扣除之前缴纳的保证金,一般依照合同中约定的条款,进行处理。《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播放量:789 2022-06-07
张雄涛律师

北京风展律师事务所

张雄涛律师,中共党员,北京风展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副书记、执行主任。具有律师、美国注册法务会计师、高级企业合规师等资格。现任北京市东城区律师协会代表,东城区律师协会理事会理事、北京市律师协会并购重组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代理的李某诉天某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荣获2019—2021年度北京市法律援助优秀案例。 张雄涛律师自执业以来,在金融证券,税务,合同,债权,公司等民商领域有着非常丰富的专业经验。

咨询该律师
  • 租赁公司跑路,房主可以收回房子吗

    1389人阅读

    房屋租赁合同关系中,房东有权收回房屋。若房屋托管公司与房东的合同被认定为典型租赁合同,则托管公司与租户间的转租协议仅对两者有约束力,租户不能以此对抗房东。房东终止合作时,可要求房屋交付及逾期占用费,租户经济损失应向托管公司索赔。但租户可选择代托管公司支付租金,保持对房屋的合法占有。《民法典》第七百三十三条和第九百二十七条分别规定了租赁物归还条件和受托财产转移原则。

  • 租房房屋太阳能热水器掉落,房客承担责任么

    1608人阅读

    租房期间热水器自然损坏,通常应由出租方负责。但如双方有约定或承租方有过错,责任归承租方。先查合同,有约定按约定;无约定则依法律,出租方负责修复。自然损坏由出租方维修,承租方过错损坏则由承租方负责。

  • 租赁房屋开票法律依据有哪些

    1835人阅读

    住房租赁需开具个人发票时,业主或租户应携带身份证和租赁协议原件及复印件,前往所属地方税务局递交开票申请并完成相关程序,由地方税务局替代房地产所有者(或租户)以其名义开出租赁发票。

  • 租赁房屋发生纠纷怎么办处理时间多长

    1965人阅读

    本处理程序法定时限为三年。依据中国法律,民事权益诉讼实效为三年,自当事人知道或应知道权益受侵害及责任人时起算。若二十年内未获法院救济,则不再保护;但有特别情形,法院可酌情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