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

热门城市 直辖市 常用城市 ABCDEFG HJKLMN PQRST WXYZ

首页 >赔偿标准 >工伤死亡赔偿标准 > 沂水县工伤死亡赔偿标准 > 计算方式

沂水县工伤死亡计算方式

工伤死亡赔偿是指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法律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赔偿的标准包括:1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沂水县工伤死亡赔偿的多少是按照政府统计部门公布上一年度相关统计数据确定。因此,当事人在计算沂水县工伤死亡赔偿金额时应该查清相关数据,以便于确定赔偿项目计算标准。

沂水县工伤死亡计算方式

2025年沂水县工伤死亡赔偿计算公式
一、丧葬补助金
计算公式:丧葬补助金=6个月*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
1、配偶抚恤金计算公式:工亡职工本人工资*40%/月=配偶抚恤金。
2、其他亲属抚恤金计算公式:工亡职工本人工资*30%/人/月=其他亲属抚恤金
3、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4、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每年按照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增长调整,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负增长时不调整。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1、标准:2013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2、计算公式:一次性工亡补助金=2013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元*20
四、其他
1、职工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或者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从事故发生当月起3个月内照发工资,从第4个月起停发工资,由工伤保险基金向其供养亲属按月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有困难的,可以预支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
2、被宣告死亡后重新出现的,应当退还已发的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备注:第一、伤残职工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 其直系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待遇;第二、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享受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待遇。
2025年沂水县经济数据:
一、上年度沂水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8264元;
二、上年度沂水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17112元;
三、上年度沂水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0620元;
四、上年度沂水县农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额:7393元;
五、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
六、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46386元

该沂水县工伤死亡计算方式最新整理更新时间为2025年,整理自政府网站、媒体等公开出版物,若内容有误欢迎拨打全国客服热线:400-64365-60。

上述赔偿标准仅供参考。为您推荐:沂水县律师

2分钟前

离婚诉讼庭审时间多长

律图法律顾问团队律师 最近回复:

1.离婚诉讼庭审时间不固定,受案件复杂程度左右。事实清楚、争议小的案件,庭审一两个小时就能结束;财产分割复杂、抚养权争夺激烈的,可能多次开庭,耗时数天甚至更久。 2.简易程序下,法院一般立案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通常六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可延长。 3.庭审只是诉讼一部分,当事人要配合法院,按整体进度做好准备。

41分钟前

离婚诉讼庭审时间多长

平台优选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1.离婚诉讼庭审时间无明确法律规定,受案件复杂程度影响。事实清晰、争议小的案件,庭审一两个小时内可结束;涉及复杂财产分割、激烈子女抚养权争夺等情况,庭审时间会延长,可能多次开庭,历经数天甚至更久。 2.简易程序中,法院一般应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通常需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经批准可延长。 3.庭审只是诉讼一部分,法院会根据整体审理进度安排。当事人要做好相应准备,配合法院推进诉讼程序。建议当事人提前整理好相关证据,庭审时保持冷静理性,如实陈述事实。若对法律程序不熟悉,可咨询专业律师获取帮助。

2小时前

离婚诉讼庭审时间多长

律图上饶律师 最近回复:

结论: 离婚诉讼庭审时间无明确法律规定,受案件复杂程度影响,简易程序一般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通常六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可延长。 法律解析: 离婚诉讼庭审时长因案件复杂程度而异。若案件事实清晰、争议小,庭审可能一两个小时就能结束;但要是涉及复杂财产分割、激烈的子女抚养权争夺等,庭审时间会大幅延长,甚至需多次开庭,历经数天乃至更久。在程序方面,简易程序法院一般要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通常需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经批准还能延长。庭审只是离婚诉讼的一部分,法院会根据整体审理进度安排,当事人要做好准备,配合法院推进诉讼程序。如果您在离婚诉讼方面有任何疑问,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取更准确的法律建议和帮助。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5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