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赔偿标准 >工伤死亡赔偿标准 > 孝南区工伤死亡赔偿标准 > 计算方式

孝南区工伤死亡计算方式

工伤死亡赔偿是指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法律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赔偿的标准包括:1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孝南区工伤死亡赔偿的多少是按照政府统计部门公布上一年度相关统计数据确定。因此,当事人在计算孝南区工伤死亡赔偿金额时应该查清相关数据,以便于确定赔偿项目计算标准。

孝南区工伤死亡计算方式

2025年孝南区工伤死亡赔偿计算公式
一、丧葬补助金
计算公式:丧葬补助金=6个月*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
1、配偶抚恤金计算公式:工亡职工本人工资*40%/月=配偶抚恤金。
2、其他亲属抚恤金计算公式:工亡职工本人工资*30%/人/月=其他亲属抚恤金
3、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本人自愿,可由用人单位一次性支付抚恤金,计算基准为:本人工资,计算时间为:其配偶和父母一次性计算到70周岁,最低不少于5年,70周岁以上按5年计算;其子女一次性计算到18周岁。一次性领取10年以下的,按《条例》规定标准的100%计发,一次性领取10年以上的,按《条例》规定标准的80%计发。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1、标准:上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2、计算公式: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上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元*20
四、其他
职工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或者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从事故发生当月起3个月内照发工资,从第4个月起停发工资,由工伤保险基金向其供养亲属按月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有困难的,可以预支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
备注:第一、伤残职工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 其直系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待遇;第二、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享受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待遇。
2025年孝南区经济数据:
1、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 22906元
2、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 8867元
3、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年) 15750元
4、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年) 6280元
5、上一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年) 38720元

该孝南区工伤死亡计算方式最新整理更新时间为2025年,整理自政府网站、媒体等公开出版物,若内容有误欢迎拨打全国客服热线:400-64365-60。

上述赔偿标准仅供参考。为您推荐:孝南区律师

1小时前

婚后工资怎么才能算个人财产

本地优选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婚后工资通常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有办法使其成为个人财产。可通过签订书面财产协议,明确婚后各自工资归个人所有,此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若能证明工资源于特定个人财产转化,如婚前个人财产投资所得,且有清晰资金流向证据,也可能被认定为个人财产。 为确保婚后工资被认定为个人财产,建议如下: 1.签订书面财产协议时,务必保证双方出于真实意愿,协议内容合法,不损害他人利益。 2.若主张工资是个人财产转化而来,需收集并保存好充分证据,如资金流向证明等,以支撑自己的主张。若无法满足上述条件,婚后工资将按夫妻共同财产处理。

2小时前

婚后工资怎么才能算个人财产

律图唐山律师 最近回复:

法律分析: (1)婚后工资通常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夫妻双方可签订书面财产协议,明确婚后各自工资归个人所有,此协议对双方有法律约束力。这种方式能以书面形式确定财产归属,避免日后产生纠纷。 (2)若一方能证明工资来源是特定个人财产的转化,像婚前个人财产投资所得工资,且有清晰资金流向证据,也可认定为个人财产。不过这需要严格的证据链条来支撑。 提醒:签订财产协议要双方真实意愿且内容合法,证明财产转化需充分证据,否则婚后工资按共同财产处理,情况复杂建议咨询分析。

3小时前

婚后工资怎么才能算个人财产

唐山法务律师 最近回复:

(一)签订书面财产协议:夫妻双方签订明确婚后各自工资归个人所有的书面财产协议,此协议具法律约束力。签订时要确保出于双方真实意愿,内容合法且不损害他人利益。 (二)证明工资为特定个人财产转化:若一方工资源于婚前个人财产投资所得,并有清晰资金流向证据,可认定为个人财产。但需有充分证据支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5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