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专题 > 合同事务专题 > 合同纠纷专题 > 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是什么

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是什么

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是什么
合同纠纷诉讼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合同当事人的请求,在所有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审理和解决合同争议的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法律关系的总和。 合同纠纷的内容涉及到合同本身内容的各个方面,纠纷内容多种多样,几乎每一个与合同有关的方面部会引起纠纷。而合同纠纷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民事纠纷,民事纠纷应通过民事方式来解决,如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
2024-03-29 17:45:21 已帮助1721人

精选律师 · 讲解实例

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是什么
所谓的民事法律事实,即是指由民事法律规范所确认并且能够引发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者终止的一系列客观存在。
例如,依法进行婚姻注册、签订契约、修改协定以及债权的转让等等都是民事法律事实的具体体现。
在整个民法体系中,依照事实与人为意志之间的关联程度,我们可以把这些事实分为事件和行为两大类别。
1.事件。
事件主要是那些不涉及人类意志因素的法律事实。
这些事件原本属于自然界的现象,然则它们能够直接引发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化,因此被归为法律事实的范畴,如人类的逝世、地震等。
前者往往会导致继承关系的生成;
至于后者,如果由于地震将房屋摧毁进而导致财产所有权的灭失,那么在地震之前若有投保,就可能因此触发保险赔偿关系。
2.行为。
行为则涉及到人类意志的影响,它也是法律事实中最常用的类别之一。
尽管行为与人类意志有着紧密联系,但是根据人们是否需要明确向外界表达自己的意愿,行为又被进一步细化为表意行为和非表意行为两类。
(1)表意行为。
表意行为是指行为人透过意思表示,以此达成创设、变更或者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目的。
这种行为通常被认为是合法的表意行为,因为行为人在行动时有明确的期望效果,因此,这种行为也能够实现个人意图,即以行为产生、变更或者终止当事人所希望的民事法律关系。
(2)非表意行为。
非表意行为,亦称为无意识行为,是指行为人在主观上未产生民事法律关系效果的意愿,然而客观上却导致了欠缺效果意思的主观认识下的法益侵害行为。
比如,侵权行为便是典型的非表意行为,行为人在主观上并非有意产生任何效果认识,然而客观结果却造成了损害赔偿的事实。《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查看更多
最新 最热
全部
更多
  •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