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金融诈骗辩护 > 用假身份证骗保是什么后果

用假身份证骗保是什么后果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22 · 2024人看过
导读:涉及诈骗社会保险基金嫌疑,明知对方使用误导性言论或伪造凭证,仍提供个人身份信息,即视为共犯。根据《居民身份证法》第十八条和《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共犯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和罚金等法律责任。
用假身份证骗保是什么后果

一、用假身份证骗保是什么后果

关于涉及诈骗罪嫌疑一事。

若明知其行为乃通过误导性言论或者伪造凭证来骗取社会保险基金,且在知情情况下依然向罪犯提供个人身份信息,即为共同实施此项犯罪的共犯者,需按照《居民身份证法》第十八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相关法律条款追究法律责任。

依照该法相关规定,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甚至是管制刑罚,同时还将面临罚金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用假身份证如何处罚

用假身份证的处罚: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的或者盗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情节严重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之一,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的或者盗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情节严重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法律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保护弱者,制约强者,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但是,法律的力量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规定和惩罚,更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和遵守。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用假身份证骗保是什么后果”,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和理解法律,去遵守法律,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网站地图

更多#金融诈骗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金融诈骗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金融诈骗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