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
提问 15万律师在线解答
您的位置:首页 > 法律百科 >婚姻家庭百科>遗产继承百科 > 法定继承
法定继承

法定继承

法定继承是指在无遗嘱的情况下,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继承人继承的遗产份额及遗产分配原则等均按法律的规定进行的继承方式。那么,法定继承人有哪些,继承顺序如何,法定继承的遗产该怎么分呢?

2022.07.22 591806人阅读
1

什么是法定继承

法定继承一般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规定遗产继承人的基础下由法律直接规定其继承顺序、分配原则。法定继承并不是所有有血缘关系的人都可以是法定继承人的,法定继承还分级,一级继承人没有或放弃继承权才能第二继承人继承。

法定继承是遗嘱继承以外的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将遗产转移给继承人的一种遗产继承方式。在法定继承中,可参加继承的继承人、继承人参加继承的顺序、继承人应继承的遗产份额以及遗产的分配原则,都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因而法定继承并不直接体现被继承人的意志,仅是法律依推定的被继承人的意思将其遗产由其亲近亲属继承。

……

查看全文 >>
2

法定继承人有哪些

法定继承人有哪些?

1、配偶、父母、子女、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或者丧偶女婿、名为养孙子女的养子女、代位继承人、胎儿

2、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法定继承人的继承顺序

……

查看全文 >>
3

法定继承人的顺序

法定继承人的继承顺序,主要是根据继承人与被继承人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的亲疏远近和法定的相互抚养义务来确定的。我国《民法典》规定,配偶、子女、父母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或者第一顺序的继承人全部放弃继承权或者丧失了继承权时,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在同一顺序的继承人中,没有先后顺序,一般情况下都均等的分割遗产。

……

查看全文 >>
4

代位继承适用的范围

1、被代位人的晚辈直系血亲既包括自然血亲,也包括法律上拟制的血亲。具体而言,包括:被继承人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曾孙子女、外曾孙子女等晚辈自然直系血亲;

(1)被继承人的养子女、已形成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的亲生子女;

(2)被继承人亲生子女的养子女;

(3)被继承人养子 女的养子女;

(4)与被继承人已形成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的养子女。

被代位人的继子女可否代位继承呢?对此现行法和司法解释均无明确规定。

……

查看全文 >>
5

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原则

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原则指的是在法定继承中确定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应分得的遗产份额的基本准则。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应均等。

根据法定继承中遗产分配的一般原则: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在继承遗产时,一般情况下,应当按继承人的人数均等分配遗产数额。所谓“一般情况”是指同一顺序的各个法定继承人,彼此在生活状况、劳动能力以及对被继承人所尽抚养、扶养或赡养义务等方面,情况基本相同,条件大致相近。所谓“均等分配遗产”是指同一顺序的各个法定继承人所取得的被继承人遗产数额比例相同,没有明显差别。

……

查看全文 >>
6

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哪些人?

公民死亡,继承开始,在我们的法定继承中,法定第一顺序的继承人包括哪些?哪些人有资格能够成为第一顺位的继承人呢?我们的法律中是怎么规定的?现在律图将在下面的文章中为您分析。希望能够对您的疑问有所帮助,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哪些人?

继承权男女平等。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查看全文 >>
7

法定继承人证明怎么开?

合法继承人证明,需要继承人凭身份证,户口本,婚姻情况证明,和被继承人到死者生前户籍所在地居委会或者村委会,先开具亲属关系证明。再凭以上证件和书面材料,到死者生前户籍所在地户籍管理派出所,开具继承人与被继承人之间的亲属关系,加盖派出所户籍管理公章。此外在继承父母等相关人员的遗产的时候还需要继承公证。

法定继承人是指在被继承人在生前没有立下遗嘱的情况下,依照法律规定,拥有第一继承权的继承者。如果需要证明自己是法定继承人,则需要一则法定继承人证明,那么法定继承人证明怎么开呢?律图整理了以下内容,来说明法定继承人证明怎么开。

一、合法继承人证明怎么开?

合法继承人证明,需要继承人凭身份证,户口本,婚姻情况证明,和被继承人到死者生前户籍所在地居委会或者村委会,先开具亲属关系证明。

再凭以上证件和书面材料,到死者生前户籍所在地户籍管理派出所,开具继承人与被继承人之间的亲属关系,加盖派出所户籍管理公章。

此外在继承父母等相关人员的遗产的时候还需要继承公证。

查看全文 >>
8

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那个优先

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法定继承相关百科

  • 遗嘱公证细则

    遗嘱公证细则

    很多人为了让遗嘱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往往会选择去公证处进行遗嘱公证,为此我国也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来规范遗嘱公证的行为。下面律图小编将为大家介…

    2022.09.23 94676人阅读
  • 遗产继承公证

    遗产继承公证

    遗产继承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法律的规定和继承人的申请,依法证明继承人的继承行为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办理遗产继承公证的,需要当事人亲自去…

    2022.09.23 125841人阅读
  • 房屋遗产继承

    房屋遗产继承

    房屋遗产继承是指被继承人死亡后,其房产归其遗嘱继承人或法定继承人所有的法律行为,那么,继承人继承房屋的应遵循什么顺序?房屋继承手续怎么办理…

    2022.09.21 202206人阅读

法定继承相关咨询

你好问一下祖宅继承不给确权如何办

律图法律咨询

律图法律咨询律师 最近回复:

农民讨论最多的是老宅基地能不能确权,在此,国家出台过《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其中第六条明确规定,已拥有一处宅基地的本农民集体成员、非本农民集体成员的农村或城镇居民,因继承房屋占用农村宅基地的,可按规定登记发证。但要在发集体土地使用证时,注明:该权利人为本农民集体原成员住宅的合法继承人。

请问农村土地承包期限到期后怎么办

律图法律咨询

律图法律咨询律师 最近回复:

农村土地承包期限到期后,如果想继续承包该土地,可以向发包方申请继续承包,并签订土地承包合同。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前款规定的耕地承包期届满后再延长三十年,草地、林地承包期届满后依照前款规定相应延长。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对耕地、林地和草地等实行统一登记,登记机构应当向承包方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林权证等证书,并登记造册,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 法律依据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一条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前款规定的耕地承包期届满后再延长三十年,草地、林地承包期届满后依照前款规定相应延长。《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国家对耕地、林地和草地等实行统一登记,登记机构应当向承包方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林权证等证书,并登记造册,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

我想咨询一下放弃继承权公证的流程有哪些

律图法律咨询

律图法律咨询律师 最近回复:

一、对放弃继承权公证的申请。 继承权是公民的一项重要民事权利,是公民依法继承他人遗产的的权利。因此,放弃继承权公证必须由继承人亲自为之,不允许他人代理,当事人到公证处有困难的,公证处可派公证员到遗嘱人的居住地办理。 二、办理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公证,当事人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1)当事人的身份证明,如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等 (2)被继承人死亡的证明 (3)当事人享有继承权的证明,例如本人与被继承人关系的证明、被继承人的遗嘱等 (4)本人签字的放弃继承权声明书 (5)公证员认为需要的其他材料。 三、办理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公证,应当注意的问题有: (1)当事人的身份属实,要有完全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2)当事人放弃继承权的意思表示真实、合法,没有受欺诈、胁迫,没有违反法律的规定 (3)公证处要向当事人讲明他的权利、义务以及放弃继承权的法律后果,使当事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将要产生的影响有明确的认识,并将其记录在谈话笔录中,让当事人核对并签名 (4)当事人放弃继承权不应附带其他条件或将自己放弃的权利转移给他人。 四、放弃继承权公证的管辖。 当事人申办放弃继承权公证,应当到其住所地或行为发生地的公证处提出申请。

民法典规定的承揽合同能否口头约定

律图法律咨询

律图法律咨询律师 最近回复:

结论:能口头约定。 解析: 能。 1、口头合同是合同的一种形式,以口头约定的合同符合法律规定的,是属于有效的合同。 2、承揽合同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支付报酬的合同。 3、承揽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承揽的标的、数量、质量、报酬,承揽方式,材料的提供,履行期限,验收标准和方法等条款。不要求有特定的书面形式。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 【合同订立形式】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民法典》第七百七十条 【承揽合同定义和承揽主要类型】 承揽合同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支付报酬的合同。

咨询一下房屋过户继承人是怎样的

律图法律咨询

律图法律咨询律师 最近回复:

一、继承应当在被继承人(在房产继承中就是遗留下房产的人)死亡后才能发生。 有的房产所有权人为了避免继承人在日后可能会因争夺房产而产生纠纷,在生前就将房产权交给继承人,如分给某个或各个子女,这也是合法的行为,但这不是继承,因为这时继承还没有开始,而是生前的赠与行为。 二、继承遗产的人应当是被继承人的合法继承人,就是依照法律的规定能作为继承人的继承人。 被继承人如果立下遗嘱,将房产指定给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或是捐献给国家、集体,这也是被继承人处分遗产的方式,但这不是继承而是遗赠。 三、遗产应当是被继承人生前属于个人所有的财产。 有的房产是共有的,如常见的夫妻之间的共有,当一方死亡以后,并不是所有的房产都成了遗产。这时,应当先将房产进行产权分割将属于被继承人配偶的份额(除有约定者外,一般应分出房产份额的一半)分割出来以后,再对遗产进行继承。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被继承人死亡后,如果其生前立有遗嘱,或是曾经与某一社会组织或个人签订有遗赠扶养协议的,应当先按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的内容对遗产进行处理。没有遗嘱或协议的,则按法定继承处理。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3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想获取更多婚姻家庭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