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您的位置:首页 > 法律百科 >诉讼仲裁百科>诉讼管辖百科 > 地域管辖
地域管辖

地域管辖

打官司虽然可以有效的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但是事实上它是非常复杂的,比如要选择管辖法院,这个时候就会涉及到地域管辖的问题,那么大家对地域管辖了解多少呢?下文整理了地域管辖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09.01 22793人阅读
1

地域管辖原则

在中国,为了更好的管理好每个地方的诉讼案件以及审理诉讼案件,大部分地区都设立了人民法院,而对于哪个地方发生的案件归属以哪个人民法院审理,国家相关部门进行了规定,也就是地域管辖。今天,小编就将为大家讲述一下关于地域管辖原则的基本内容。

我国民事诉讼法是以被告所在地管辖为原则,原告所在地管辖为例外来确定一般地域管辖的。

(一)原则规定--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1、被告为公民。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公民的住所地是指该公民的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满1年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法意见中对下列情况作了补充规定:

......

查看全文 >>
2

地域管辖权

地域管辖权是指一个国家对本国土地境内的公民,土地、事件等的管理权限。我国法律对地域管辖权做了详细的规定,在发生刑事案件时,要针对案件的详细情况分情况界定管辖权。

地域管辖权国家里,所考虑的不是收入者的居住地(即纳税人的身份),而是其收入的来源地,即以纳税人的收入来源地为依据,确定征税与不征税,因此,有称之为"从源课税"。它一般只对跨国纳税人一切来自本国国境以内的收入或在本国境内从事经济活动,不分本国人或外国人,一概行使税收管辖权,依照本国税法全部进行征税;而对跨国纳税人来源于国境以外的收入,不论其所在国家是否征税,都不在本国税收管辖权力范围之内,即对其来自本国境外的收入不征税。由于这既体现国际间经济利益分配的合理性,又体现税务行政管理的方便性,故已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查看全文 >>
3

地域管辖异议

人民法院在审理受诉人提交的案件时,当事人认为该人民法院对案件无管辖权时,当事人可以向受诉人民法院提出不服该法院管辖意见或主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管辖权异议。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述一下关于地域管辖异议的解决方案。

1、提出管辖权异议的主体应是本案的当事人,且只能是被告。因为,原告不存在提出异议的问题,原告的起诉本身就说明原告认为受诉法院具有管辖权。第三人也不能对管辖权提出异议。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主动参加他人已开始的诉讼,应视为承认和接受了受诉法院的管辖,因而不发生对管辖权提出异议的问题。如果是受诉法院依职权通知他有管辖权的法院另行起诉。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他人已开始的诉讼,是通过支持一方当事人的主张,维护自己的利益,由于他在诉讼中始终相辅助一方当事人,并以一方当事人的主张为转移。所以,他无权对受诉法院的管辖权提出异议。

......

查看全文 >>
4

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

我国国土面积广袤而辽阔,人口众多,各个地区观念习惯不同,处事方式也不同。我国政府在管理时也会采用多种管理方式,以方便更便捷更高效的为人民服务,解决人民难题。最为常见的就是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那么,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的区别是什么呢?

地域管辖与级别管辖不同。级别管辖从纵向划分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权限和分工,解决某一民事案件应由哪一级人民法院管辖的问题;而地域管辖从横向划分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权限和分工,解决某一民事案件应由哪一个人民法院管辖的问题。

但是,二者是有联系的。地域管辖是在级别管辖的基础上划分的,只有在级别管辖明确的前提下,才能确定地域管辖;而要最终确定某一案件的管辖法院,则必须在确定了级别管辖之后,再通过地域管辖来进一步具体落实受诉法院。

查看全文 >>
5

特殊地域管辖

不管是在民事诉讼中还是在刑事诉讼中,都会涉及有被告,而被告是否有住所,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有不同的情况的。而这个民事诉讼法特殊地域管辖便是针对没有住所的被告进行规定的。那么民事诉讼法特殊地域管辖规定是什么?

(一)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因合同发生纠纷,有的是因合同是否成立发生的争议;有的是因合同变更发生的争议;还有的是因合同的履行发生的争议。法律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便于法院查明案情,便于在必要时及时采取财产保全等紧急措施,以利于合同纠纷的正确解决。

......

查看全文 >>
6

行政地域管辖

地域管辖是对行政主体之间分工和权限的规定,简单的说就是各司其职。然而现实中由于行政事务的繁杂,行政主体之间的管辖权又不得不出现交叉、重叠的现象。那么,行政地域管辖有哪些规定呢?今天小编要说的就是:行政地域管辖的相关内容。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7条的规定,行政案件的地域管辖可以分别不同情况按照一 般地域管辖和特殊地域管辖的规定办理:

1、一般地域管辖

即一般情况下的地域管辖制度。按照一般地域管辖原则,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 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即由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适用一般地域管 辖的情况包括两种:

......

查看全文 >>
7

刑事案件地域管辖

对于刑事案件的管辖,包括了级别管辖、地域管辖等等,实践中需要综合多方面的管辖规定,才能最终确定刑事案件由哪里的哪个法院管辖。今天,我们就其中的地域管辖来说说。下面就来告诉大家刑事案件地域管辖怎么确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刑事案件原则上是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其中的“犯罪地”包括犯罪预备地、犯罪行为实施地、犯罪结果发生地和销赃地。犯罪地在几个人民法院辖区内的,这几个人民法院对该案件都有管辖权。法律规定刑事案件原则上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的理论根据在于:犯罪地是犯罪证据集中的地方,便于犯罪地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迅速、全面地收集证据,查清案件事实,也便于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审理核实证据,正确及时地审判案件;

......

查看全文 >>

地域管辖相关百科

  • 物权法规定

    物权法规定

    物权法在诉讼案件的使用较为普遍,下面为你介绍物权法相关的一些规定内容,比如最新物权法全文内容是什么,物权法关于房产所有权的规定有哪些,以及…

    2023.09.22 229946人阅读
  • 起诉费用

    起诉费用

    当今社会,很多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之后,都会选择去法院起诉,这不失为解决问题的一个好办法,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向法院起诉是要缴纳一定数额的起诉…

    2023.09.22 20190人阅读
  • 管辖权异议申请书

    管辖权异议申请书

    打官司的时候,如果当事人认为法院对该案件没有管辖权,可以提出管辖权异议,这个时候就要向法院递交管辖权异议申请书,那么大家知道管辖权异议申请…

    2023.09.21 64296人阅读

地域管辖相关咨询

我老公又不管我和小孩,我们这个要怎么办?

广东天习律师事务所

广东天习律师事务所律师 最近回复:

你好,是咨询什么民事案件,稍后给你咨询解答你好,这边是刑事案件还是行政案件

向我提问

行贿罪属于谁管

建设工程纠纷律师团

建设工程纠纷律师团律师 最近回复:

解析: 在我国,行贿罪的调查权限属于具备刑事侦查职能的公安部门所有,然而对于案件的起诉和法律责任追究则将由检察机关负责。这是由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除法律另有明确规定外,所有刑事案件的侦查工作均应由公安机关承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条 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合同诈骗罪管辖权如何确定

律图琼海

律图琼海律师 最近回复:

解析: 关于合同诈骗罪行的犯罪地点,它所涵盖的范围既包括实施所有构成本罪所需行为的地理区域,亦包含犯罪产生及其后果出现的地方,换句话说,也就是犯罪准备阶段、行动实施阶段、结果形成阶段以及赃物处理阶段等各个环节的所在地。在涉及到合同诈骗的情况下,通常由犯罪行为发生地的当地人民法院负责审理此案。 然而,若合同诈骗的犯罪行为实施地与被告人身处之地并不相同,并且案件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进行管辖更为妥当的话,那么便可将该案件交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进行审理。 另外,如果书面合同明确规定了合同签订的具体地点,则应以合同中注明的地点为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取保候审监管资料有哪些

律图江苏

律图江苏律师 最近回复:

解析: 在提交取保候审请求时,所必须提供的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首先,申请人必须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明文件; 其次,若申请人系律师身份,则需同时递交其授权委托书; 最后,还需填写完整的取保候审申请书。取保候审制度,是指在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如侦查、起诉以及审判)中,对于那些已经被刑事追诉但尚未被正式拘禁的人员,为了防止他们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程序,依法要求他们提出保证人或者缴纳保证金,并且出具相应的保证书,从而确保他们能够随时接受传唤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4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想获取更多诉讼仲裁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