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咨询 > 湖南法律咨询 > 株洲法律咨询 > 株洲劳动争议法律咨询 > 员工入职前注意事项主要是什么呢?

员工入职前注意事项主要是什么呢?

袁* 湖南-株洲 劳动争议咨询 2017.09.15 13:41:45 24人阅读

我最近在处理入职的问题,但是不知道怎么解决呢?咨询大家关于员工入职前注意事项主要是什么呢?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株洲律师 劳动纠纷律师 株洲劳动纠纷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地区:四川-成都


1、不论你住得多么远,因为你是新入职员工,所以每天早上最少提前10分钟到办公室,如果是统一班车,也应提前5分钟赶到候车点。上班不迟到,少请假。  
2、不管在任何地方,做为新入职员工,碰到同事、熟人都要主动打招呼,要诚恳。  
3、在车上,要主动给年长者、领导、女同事让座。不要与任何人争上车先后、争座位。  
4、因为是新入职员工,所以进入办公室应主动整理卫生,即使有专职清洁工,自己的办公桌也要自己清理。这一切都应在上班时间正式开始前完成。  
5、早餐应在办公室之外的地方、上班开始前的时间里完成。  
6、因为是新入职员工,所以要在每天工作开始前,应花5至10分钟时间对全天的工作做一个书面的安排,特别要注意昨天没完成的工作。  
7、每天都要把必须向领导汇报、必须同别人商量研究的工作安排在前面。  
8、找领导、同事汇报、联系工作,应事前预约,轻声敲门,热情打招呼。  
9、上班时间,不要安排处理私事的时间,特殊情况须提前向领导请示。  
10、工作需要之外,不要利用工作电脑聊天、游戏、看新闻。  
1
1、不可利用工作电话聊天。即使是工作需要通话,也应长话短说,礼貌用语。  
1
2、在办公室说话做事,都不应发出太大的声音,以不影响他人工作为宜。  
1
3、每天上班前都要准备好当天所需要的办公用品。不要把与工作无关的东西带进办公室。  
1
4、因为是新入职员工,所以下班后,桌面上、电脑里不要放置工作文件、资料。下班前,应加密、上锁、关闭电源等,下班不早退。  
1
5、除必须随身携带的外,不要把工作文件、材料、资料、公司物品等带回宿舍。  
1
6、除工作需要外,与自己工作相关的技术、信息不能轻易告诉别人,哪怕是同事、领导。  
1
7、与别人同住一室,应注意寝室和个人卫生,充分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彼此互相信任,友好相处。  
1
8、因公出差时,要绝对服从公司的人员、时间、经费、工作安排,不提与工作无关的要求,不借机办私事。  
1
9、出差在外,应礼貌待人,与领导、同事、客户、合作方见面、分手都要主动握手、问好、告别。  
20、与他人沟通、合作、交流、谈判时,须注意说话的语速和声调,不宜过快过大,更不能情绪失控造成不良后果。  
2
1、因为是新入职员工,所以与同事、领导、客户、朋友一道乘车外出时,应礼貌后让,随手关好车门。  
2
2、因为是新入职员工,所以与同事、领导、客户、朋友一同赴宴时,应礼貌让座,必要时还应协助服务员做一些事情。  
2
3、酒席上应尊重领导、年长者、女士,礼貌敬酒,控制饮酒,严禁过量。  
2
4、与领导一同外出,遇事在领导发话之前不宜抢险说话,多帮忙不添乱。  
2
6、除非一个人独处,否则不要在上班时间和公共场合玩手机或频繁发短信、打电话。  
2
7、要坚持学习专业知识,每天睡觉前学习半小时最少10分钟。天天坚持,不论在什么地方。  
2
8、要坚持接受新的信息,每天看电视半小时或阅读主流、专业报纸半小时或上网浏览半小时。坚持不懈,但应在下班后的时间。  
2
9、即使不是工作需要,也应定期与领导、同事进行沟通、交流。  
30、关注公司、部门工作与发展,如有想法和建议,应及时通过适当方式向上级乃至最高层反映。  
3
1、适时总结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适当规划一段时期内的个人工作和生活。  
3
2、同事、领导、朋友的红、白喜事,不应缩手缩脚,但也不宜太过张扬。  
3
3、定期同家人、同学、老师、朋友联系,互通工作、生活信息。  
3
4、生活尽量有规律,饮食均衡保证营养,平时穿着简洁大方。如有工作装,必须按要求着装。不要穿不干净、有补丁的衣服上班、会客、出差。  
3
5、注意个人仪表,定期理发、剃须,天天擦鞋。  
3
6、如果工作不能按时完成或出现意外,必须及时向领导通报,寻求新的解决方法,尽量避免损失。  
3
7、生活发生困难时,要及时需求同事或公司的帮助。  
3
8、生病不能上班时,要及时请假,积极治疗,必要是寻求朋友帮助。  
3
9、要养成主动干工作、简单过生活、结识好朋友的良好习惯。  
40、因为是新入职员工,所以要以出色达成工作目标为准则,不要给自己额外的压力,要学会享受工作、享受生活。

2017-09-15 13:44:45 回复
咨询我
地区:山西-太原

为大家通过的员工入职前注意事项 :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不迟到、早退,做事积极;同时,也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愿意为公司付出,努力工作;还要注意和公司领导、同事的关系处理和谐。

2017-09-15 13:42:45 回复

员工入职一个月内就应该签订劳动合同。
签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
1、劳动合同签订的时间。
2、劳动合同的期限。
3、对非全日制用工要特别注意。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1、首先熟悉国家劳动法规定,熟悉劳动法的职员能很轻松的看出公司签订合同的漏洞,更容易保护自身权益。
2、国家规定:签订1年合同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签订3年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3个月;有的企业签订1年的合同,但是试用期也是3个月,明显是不合法的。
3、试用期工资、转正后的工资应该在合同中写明。一般来说:试用期间工资为转正工资的80%,试用期间不得按照公司意愿决定入职人员工资。有的公司为偷税,每个人的工资都写成基本工资(即所在城市的最低标准),这样是违法的,一旦产生合同纠纷,那么赔率是按照的合同上写明的基本工资来计算,不利于保护员工自身利益。
4、合同上应该写明每个月何时发放工资,企业不能拖欠、拖延职工工资的发放
5、五险一金的购买比率,每个月扣多少钱;有的合同上很隐晦,不会直接写出来,买的标准就按照最低标准来购买这个应该要提前咨询公司,以免后期购买出现问题职员自己吃亏
6、上班时间规定:比如说早上几点上班-中午几点下班;下午上班时间-下午下班时间。一般企业规定的上班时间都是8个小时
7、加班福利:加班工资如何计算,是否有车补、餐补等。有的合同中不会写明具体支付多少,一般都是按照公司规章制度执行,比如说周末加班换调休,晚上加班算餐补、车补,或者晚上加班累计时间也可调休等
8、劳动法年假规定:10年以下工作经历,年假5天;10年以上工作经历:年假15天。一般企业都会按照这个执行,少数企业会无视劳动法,按照员工到本公司的工作年限来计算年假,这种是完全违法的。
9、婚假规定:正常婚假,晚婚婚假要增加多少天;产假规定:正常产假,晚育产假要增加多少天;病假规定:请病假怎么扣工资;妇女权益:3.8要放3.8妇女节多少时间,每个月例假有何规定(大公司会给予一天特殊假)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合同到期不发工资
10762人阅读

遇到合同到期不发工资的情形你应该如何处理呢,你可以去哪些政府部门寻求一些帮助呢,包括中介合同到期不给工资怎么办,私人老板不发工资又应该怎么办呢?合同到期工资怎么发,以及不发工资去哪里投诉等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来了解一下吧!

劳动争议时效判定
6143人阅读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中的权利义务而发生的纠纷。那么劳动争议时效判定的期限是多久,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多久,劳动争议诉讼时效是几年,以及申请劳动争议时效期间应该注意什么?下面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快来了解一下吧!

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
3221人阅读

劳动纠纷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纠纷类型,今天小编为你介绍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的相关知识,那么劳动争议调解时限规定有哪些,劳动争议民事起诉状怎么写,以及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等内容,来了解一下吧!

公务员家属抚恤金
79820人阅读

今天小编为你介绍公务员家属抚恤金的政策规定等知识,那么家属抚恤金申请书内容有哪些,在职公务员病故抚恤金规定是什么,公务员丧葬费抚恤金规定有哪些,以及公务员病故家属待遇都内容,小面为你i详细介绍!

劳动法规
6297人阅读

今天小编为你介绍劳动法规的相关内容等,那么劳动法规定试用期是多久,以及劳动法规定的工作时间是怎样的,以及劳动法年假规定的具具体细节内容等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对你有所帮助,更多知识尽在律图!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