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公司犯罪辩护 > 单位犯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单位犯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20 · 1717人看过
导读:单位犯罪须满足以下条件:犯罪主体须为《刑法》规定的正式单位,具备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犯罪行为须以单位名义进行,动机为单位非法利益;扰乱社会秩序,属单位犯罪类型;主观形态可故意或过失。单位犯罪指单位实施的破坏社会安定的犯罪行为,依法应追究刑责。
单位犯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一、单位犯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单位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包括:

首先,犯罪主体须具备法定资格和权限,具体而言,需符合《刑法》定义的正式公司、企业、公共机构或组织等身份要求。

换言之,上述单位需要具备承担刑事责任的必要能力;

其次,犯罪行为须在单位名义下进行;

再次,实施该行为的唯一动机应为获取单位的非法经济利益;接着,该行为必须扰乱社会秩序并被法律明确规制为属于单位犯罪类型;

最后,单位犯罪的主观形态可包含故意或者过失。

所谓单位犯罪,是指具有正式资格的公司、企业、公共机构或组织等主体所实施的破坏社会安定的犯罪行为,若相关法律文件将其认定为单位犯罪范畴,则应当追究其相应的刑事责任。

《刑法》第三十条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二、单位犯罪的应该处罚哪些人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同时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同时,法律还作出了例外的规定,即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对单位犯罪的处罚另有规定的,对单位不判处罚金,只对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的,依照规定。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是在单位实施的犯罪中起决定、批准、授意、纵容、指挥等作用的人员,一般是单位的主管负责人,包括法定代表人。

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在单位犯罪中具体实施犯罪并起较大作用的人员,既可以是单位的经营管理人员,也可以是单位的职工,包括聘任、雇佣的人员。应当注意的是,在单位犯罪中,对于受单位领导指派或奉命而参与实施了一定犯罪行为的人员,一般不宜作为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由单位作为行为主体所实施的犯罪,称为单位犯罪。一般来说,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或者以单位名义为本单位全体成员或多数成员谋取非法利益,由单位的决策机构按照单位的决策程序决定,由直接责任人员具体实施,且刑法明文规定单位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

对单位犯罪,一般采取双罚制的原则,即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同时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这是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比较普遍适用的处罚原则。

根据具体的单位犯罪的实际情况认为不宜采用双罚制处罚原则的,在分则中有的规定了单罚制,即单位犯某种罪的,不规定对单位判处罚金,只对直接责任人员作了处罚的规定。

《刑法》第三十条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三十一条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单位犯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网站地图

更多#公司犯罪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公司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公司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