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毒品辩护 > 根据规定故意投毒属于什么罪?

根据规定故意投毒属于什么罪?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7 · 3425人看过
导读:故意投毒可能涉嫌犯投放危险物质罪,投放危险物质罪是危险犯,其成立并不需要出现不特定多数人的中毒或重大公私财产遭受毁损的实际结果,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投放毒物的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就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依旧不知道故意投毒属于什么罪,可以继续查阅此文。
根据规定故意投毒属于什么罪?

一、根据规定故意投毒属于什么罪?

1、故意投毒可能涉嫌犯投放危险物质罪

只要行为人实人实施了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并且足以威胁不特定的多数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不要求造成严重后果,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

2、投放危险物质罪与以投毒的方法实施的故意杀人罪的界限。

二者区分的关键是看行为人实施的投毒行为是否危及公共安全。如果行为人只针对特定的个人投毒,如将毒物投放于被害人所喝的饮料中,不危及公共安全的,就构成故意杀人罪;如果行为人的投毒行为虽然针对特定的个人,但足以危及公共安全的,如行为人为杀害被害人而将毒物投放于被害人饮用水的公用水井中,就构成投毒罪。

二、投放行为没有导致严重的后果,会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吗?

1、投放行为没有导致严重的后果,不一定会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

本罪是危险犯,其成立并不需要出现不特定多数人的中毒或重大公私财产遭受毁损的实际结果,只要行为人的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即有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存在即可。

2、投放行为的主要方式:

(1)将危险物质投放于供不特定人饮食的食品或饮料中;

(2)将毒物投放于供人、畜等使用的河流、池塘、水井等中;

(3)在一些公共场所释放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

3、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需要满足以下的条件:

(1)行为人投放的必须是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害人的生命、健康或牲畜、禽类、水产养殖物安全的危险物质。其中,毒害性物质是指含有毒质甚至腐蚀性的有机物或者无机物,如砒霜、敌敌畏、氰化钾、西梅脱、硝酸、硫酸、1059剧毒农药等;放射性物质是指通过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射线发生伤害作用的物质,如镭、铀、钴等放射性化学元素;传染病病原体是能够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如炭疽、霍乱等传染病病菌、病毒。鸦片、大麻等虽然也是毒物,但不包括在投毒罪的毒物之中。

(2)投放行为必须危害公共安全。即该行为已经对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或者牲畜和其他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或严重损害后果。或者己威胁到不特定多人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三、投放危险物质罪与污染环境罪的区别是什么?

投放危险物质罪与污染环境罪的区别包括客观方面不同、犯罪主体不同等。

1、客观方面不同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不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的行为,投放危险物质罪则是将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投放到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食用物或者饮用物中,从而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后果;

2、犯罪主体不同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单位,投放危险物质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3、主观方面不同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4、侵犯的客体不同

(1)投放危险物质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对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禁止性管理秩序及社会公众的人身安全及公私财产安全。本罪行为人务必实施了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抑或投放了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投毒案件的直接后果是致受害人受伤或死亡,直接影响家庭。

(2)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防治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后果严重,依照法律应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污染环境罪侵犯的客体为违反国家规定,排放有害物质。

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行为,无疑会危害到公共安全,实施了此种行为后,即使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只要满足了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构成要件,也会被认定为犯了投放危险物质罪,而对于罪名成立的情形,是有可能会被法院判处刑事处罚的。对于故意投毒属于什么罪如果还有其他疑问的话,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毒品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毒品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毒品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