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适用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适用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3.04 · 2997人看过
导读:《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可能构成刑事犯罪的情形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所得,已经达到5000元以上,将公民的行踪轨迹提供给别人,并且被别人用于违法犯罪的,或者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适用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一、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适用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五条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

(四)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

(五)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六)数量未达到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

(七)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

(八)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标准一半以上的;

(九)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

(十)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二、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申请取保候审的条件是什么?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继续侦查的。

对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以及提请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依法取保候审。

事实上,我国相关司法解释中不仅规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也规定了情节特别严重的认定标准以及公民个人信息的范围,像通信信息,征信信息,财产信息,居住地址,甚至于是手机号码等,这些都属于公民个人信息,是受法律保护的。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辩护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