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工伤赔偿标准精选解答 > 工伤保险补缴公司不赔偿怎么办

工伤保险补缴公司不赔偿怎么办

时间:2024.05.17 标签: 工伤赔偿 工伤赔偿标准 阅读:1065人
律师解析:
若公司未能履行给予工伤赔偿之义务,这便构成了劳动争议事项。为了维护自身权益,员工可以考虑采取如下几种途径进行维权:
首先,可尝试与公司展开协商工作,达成和解协议,进而依照该协议所载明的工伤赔偿项目获得相应补偿;
其次,可向本企业内部的劳动争议调节委员会、经合法成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或设置于乡镇及街道并具备劳动争议调解功能的相关机构提出调解请求;
再次,在法律规定的1年仲裁时效期限内,向具有管辖权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递交书面仲裁申请,同时需根据被申请人的数量提交相应份数的仲裁申请书副本;
最后,如员工对劳动争议仲裁裁决结果持有异议,不论该裁决为最终裁决抑或是非终局裁决,均有权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此情况下,若公司已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用,则仅需承担以下三项赔偿责任:即停工留薪期工资福利待遇、五级至六级伤残津贴以及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时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反之,若公司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用,则应由其全额承担所有工伤赔偿项目;若公司仍拒绝支付,则工伤保险基金将先行垫付,待日后再向公司追偿。待公司补缴完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用及其滞纳金之后,工伤保险基金和公司将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共同支付新产生的各项费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到下列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一)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二)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三)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职工代表由工会成员担任或者由全体职工推举产生,企业代表由企业负责人指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成员或者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轻伤的民事责任赔偿标准主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的规定以及各地区的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治......

轻伤的民事责任赔偿标准主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的规定以及各地区的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治......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工伤死亡怎么赔偿

    钟玉琳律师

    工伤死亡赔偿标准是:1,劳动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劳动者的近亲属能领取丧葬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有需供养的亲属还能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2,丧葬补助金的赔偿标准为上一年度劳动者月平均工资的六个月工资,3,一次性的工亡补助金的赔偿标准是以上一年全国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准,金额为人均收入的二十倍。

    播放量:1341 2022-06-07
  • 工伤没有等级辞职有赔偿吗

    1993人阅读

    确实存在这种情况。员工在工伤鉴定结果未出前离职,无法获得伤残等级相应的赔偿,但可以享受治疗费用、生活补贴、陪护费用等工伤权益。伤残补助金需等待伤残等级评定结果公布后才能计算,而员工离职后,仍有权申报工伤待遇并要求一次性发放的就业补助金。

  • 用工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受伤怎么赔偿

    1966人阅读

    按照常规,申办暂住证明需10至14天,最长30天。外籍人士需在入住后第三天到公安派出所暂住人口管理站登记备案,或凭住宿登记作为暂住登记。已颁发的临时暂住证持有者可免费更换居住证。

  • 小腿骨折了怎么赔付在工地

    1876人阅读

    遭遇工伤事故导致骨骼裂缝,赔偿内容通常包括:轻度伤害但未致残的赔偿,如医疗费用、食物补贴、护理费用、工伤期内薪资待遇及交通住宿费用;伤残赔偿,涵盖医疗费用等;死亡赔偿,包括丧葬补助金、一次性伤亡补助金及家属抚恤金。员工失踪也有相应赔偿规定,如在抢险救灾活动中失踪,赔偿将根据实际情况处理。

  • 工伤协议赔少了,可以重新起诉吗

    1174人阅读

    具体情况需根据实际状况而定。调解协议若在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前达成,或涉及欺诈、胁迫、乘人之危、明显不公,可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满,可向法院起诉。调解协议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调解并生效,不可再起诉,但可依法申请再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