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专题 > 合同事务专题 > 合同效力专题 > 口头形式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口头形式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口头形式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合同效力,指依法成立受法律保护的合同,对合同当事人产生的必须履行其合同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法律拘束力,即法律效力。这个“法律效力”不是说合同本身是法律,而是说由于合同当事人的意志符合国家意志和社会利益,国家赋予当事人的意志以拘束力,要求合同当事人严格履行合同,否则即依靠国家强制力,要当事人履行合同并承担违约责任。
2024-04-10 15:45:25 已帮助2193人

精选律师 · 讲解实例

口头形式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口头合同在现实生活中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法律效应不容忽视。
一份依法有效的口头合同,通常需满足以下几项要素:
首先,合同的一方须拥有相应的法律行为能力,唯有如此,他们才得以缔结和领会这些由自身行为引发的合约效应;
其次,必须确保所作出的意思表示确实出于真心实意,也就是指标志行为人的意图真切地反映出他内心真实的预期效果,即个体的心理观点与外表陈述保持一致时方可视为真实意愿的体现;
最后,它不能触犯到法律或行政法规中的任何强制性条款,同时必须尊重公共秩序及善良风俗,否则便可能遭到法律的制裁。
我们所称的口头形式的合同,主要是指当事人通过面对面的沟通或借助通讯设备如电话这样的交流工具来达成协议。
这种形式的合同在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在生计所需的超市购买蔬菜水果,还是在购物中心购置服装,它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连。《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查看更多
最新 最热
全部
  •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