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一、继承顺序
适用法定继承时,依照下列规则分配遗产:
①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②同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第一继承人
1、配偶……
查看全文 >>
3
根据《民法典》规定,第二遗产继承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4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
议办理。被继承人死亡后,如果生前立有遗嘱,或是曾经与某一社会组织或个人签订有遗赠扶养协议的,应当先按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的内容对遗产进行处理。没有
遗嘱或协议的,则按法定继承处理。
一、没有立遗嘱那就可以按照法定继承来处理遗产,法定继承的遗产继承顺序是……
查看全文 >>
投诉/举报
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进行投诉
遗产继承顺序相关百科
-
有的长辈在去世的时候,为了避免子女为了财产发生纠纷,往往就会留一份遗嘱,但是我们要注意遗嘱是有相应的格式的。下面律图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各种类…
2023.09.22
42232人阅读
-
遗产继承分为两种情况,有遗嘱的,则按照遗嘱的的继承;没有立下遗嘱的,就要按照法律规定的顺序继承遗产。但是遗产继承纠纷案件较多,国家对此进行…
2023.09.21
73409人阅读
-
我们都知道,如果父母去世,子女是可以作为继承人继承其遗产的,但是很多人都有一个疑惑,如果有多个继承人,那么继承人的顺序和范围是怎样的呢?律…
2023.09.21
926439人阅读
遗产继承顺序相关咨询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结论:
车辆被撞后的折损费一般由侵权方承担。
法律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侵害他人财产的,要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其他合理方式计算财产损失。当车辆因交通事故受损,其价值减损,这部分折损费用就是因侵权行为给车主造成的财产损失,自然应由侵权人负责赔偿。然而,在实际情况中,要确定和主张折损费并非易事,因为需要提供车辆受损前后的评估报告等有力证据,以证明车辆确实存在价值减损以及减损的具体数额。如果双方对于折损费的承担问题产生争议,首先可以尝试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来解决,互相沟通交流,寻求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但如果协商不成,那么就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依据具体的案件情况进行判定,法院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车辆的受损程度、市场价格波动等,来确定侵权方应承担的折损费金额。如果你遇到车辆被撞后折损费的相关问题,欢迎随时向我或者专业法律人士咨询,我们将竭诚为你提供帮助。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结论:
在工伤赔偿中,公司需承担停工留薪期工资、部分情况下的护理费以及达到一定伤残等级时的就业补助金等多项费用。
法律解析:
1、关于停工留薪期工资,根据相关规定,职工因工伤需暂停工作接受治疗的,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公司需按月支付,标准按职工受伤前正常出勤工资待遇确定,这保障了职工受伤期间的基本生活和权益。
2、护理费方面,评定伤残等级且确认需生活护理的,生活护理费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但在未评定伤残等级前,若单位需派人护理,单位要承担相应护理人力成本等费用。
3、伤残相关的就业补助金,对于五级至六级伤残职工本人提出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以及七级至十级伤残在特定情况下,公司都需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工伤赔偿涉及的法律问题较为复杂,若你在这方面有具体问题或遇到纠纷,建议及时向专业律师咨询,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结论:
对方自己承认在法律上属于当事人陈述这一证据种类,但有局限性,需结合其他证据判断其真实性,综合全案证据情况判定其证明力。
法律解析:
1、从证据性质看,对方自己承认属于当事人陈述,是法定证据种类之一。但当事人可能因逃避责任、保护他人等多种目的作出不实承认,所以其真实性存疑。
2、在民事诉讼中,遵循证据规则,孤证通常难以定案。仅有当事人承认而无其他证据佐证,法院难以完全采信,因为无法确保陈述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3、在刑事案件中,要求证据更为严格。按照疑罪从无原则,仅有犯罪嫌疑人的自认,缺乏其他证据证明犯罪事实存在时,不能轻易定罪量刑,以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在实际法律事务中,证据情况往往复杂多样。如果您遇到涉及当事人陈述证据相关的法律问题,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实用建议:
1、若怀疑他人存在遗弃行为,应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如遗弃地点、遗弃时的状况等,以便后续向司法机关提供。
2、对于家庭成员之间的扶养义务,要明确各自的责任和范围,避免因误解而导致遗弃行为的发生。
3、在日常生活中,要关注身边可能需要扶养的人,如年老、年幼或患病的亲属,及时履行扶养义务,防止出现遗弃情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结论:
是否认定工伤与受伤后是否继续上班没有必然联系,工伤认定关键在于是否符合法定情形。
法律解析:
1、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伤;工作前后在工作场所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或收尾工作受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因履行工作职责受暴力等意外伤害等多种法定情形,通常可认定为工伤。
2、也就是说,只要受伤情形符合相关规定,即便受伤后继续上班,同样应认定为工伤。因为工伤认定聚焦的是受伤与工作的关联性,而非受伤后是否继续工作。
3、如果遇到类似情况,建议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像事故现场证人证言、工作记录等,然后按规定程序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对工伤认定相关问题存在困惑,可向专业律师咨询,以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