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根据犯罪事实的情节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2、案件依法应由本机关管辖;
3、经审查案件来源材料(控告、检举、自首等),确实存在犯罪事实。
2
刑事案件的立案与民事、行政案件的立案不同,毕竟这对当事人来讲关系重大,甚至会影响一生。我国相关法律中,对刑事案件的立案条件做出了规定,同时也规定了一些不予立案的条件。那么刑事案件不予立案的条件有哪些呢?
1、没有犯罪事实:
(1)危害社会的行为没有发生
(2)危害社会的行为没有达到犯罪程度,即没有触犯法律
(3)犯罪事实没有证据证明
2、犯罪情节显著轻微
......
查看全文 >>
3
遇见犯罪行为,第一时间去报案,但是有些时候公安机关不会进行立案的,这样很多人就不清楚了,就会说公安机关不履行职责。刑事立案是有条件的,下文就为大家浅要的分析一下刑事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一)有犯罪事实
有犯罪事实,是指客观上存在着某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这是立案的首要条件。如果没有犯罪事实存在,也就谈不到立案的问题了。有犯罪事实,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1、要立案追究的,必须是依照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行为。
......
查看全文 >>
4
我们都知道出了什么大事,都会找派出所。但是有时候派出所不会管理或者立案,那是为什么呢?因为派出所立案需要一定的条件,那么派出所立案的条件是什么呢?
一、派出所立案的条件是什么
1、有证据证明存在犯罪事实(事实条件)
2、需要追究民事责任(罪责条件)
3、符合管辖的规定(管辖条件)
二、立案的来源
......
查看全文 >>
5
根据法律的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应当立案。那么法院对于敲诈勒索罪立案的条件是怎样的呢?
根据《刑法》第274条的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应当立案。对敲诈勒索罪数额认定标准规定如下:
1、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以一千元至三千元为起点;
2、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巨大”,以一万元至三万元为起点。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
在上述数额幅度内,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敲诈勒索罪“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
查看全文 >>
6
诈骗罪是利用他人无知或者给他们造成蒙蔽来获得钱财的行为。诈骗罪在达到什么样的条件下可以立案?是不是只要有诈骗行为就必须得立案?这是很多人都很关注的问题,不必担心,现在律图的小编为您解答疑问。
诈骗罪立案条件是什么: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有关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
2.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以上的。
查看全文 >>
7
自诉案件还需要具备一些条件的,首要的条件是案件是和本人息息相关的事件,起诉的主体是被害人或者是被害人的法律代表或是子女亲属等,自诉人有着明确的被告,并且这件事情人民法院有权利来管辖,最后还要自诉人提交证据,要具备以上这些因素,人民法院才会受理。
自诉人到法院起诉后,只要符合标准,人民法院就必须要受理,但是我们要注意,人民法院经过立案后就直接提起公诉,直接审理,不会经过调查和走访,所以,自诉案件还需要具备一些条件的,首要的条件是案件是和本人息息相关的事件,起诉的主体是被害人或者是被害人的法律代表或是子女亲属等,自诉人有着明确的被告,并且这件事情人民法院有权利来管辖,最后还要自诉人提交证据,要具备以上这些因素,人民法院才会受理。
查看全文 >>
投诉/举报
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进行投诉
立案的条件相关百科
-
众所周知,并不是所有的犯罪行为公安机关都会立案进行侦查,要想公安机关立案,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就必须要满足了立案的条件才行。那么立案的条件…
2022.09.27
56092人阅读
-
我们都知道,提起行政诉讼就必须有一个案由才行,但是很多人在遇到相关问题时都不知道行政诉讼案由怎么写,针对这个问题,律图小编为大家带来了行政…
2022.09.20
109005人阅读
-
非法集资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非法集资行为破坏了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危及社会稳…
2022.08.19
393689人阅读
立案的条件相关咨询
律图法律咨询律师 最近回复:
客体要件。
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财产的国有所有权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徇私舞弊,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或低价出售的行为。
1、违反国家规定。所谓违反国家规定,是指违反公司法以及其他国有资产保护法规的规定,如《公司法》第213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低价出售或者无偿分给个人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徇私舞弊。是指本罪行为人为了谋取私利而做违反公司法及国有资产保护法规的事情。
3、实施了低价折股或者低价出售国有资产的行为。这里的国有资产,是指国有公司、企业的国有资产、即国家以各种形式对国有公司、企业投资和投资收益形成的财产,以及依据法律、行政法规认定为国有公司、企业的其他国有财产,具体表现为国家所有的资金、机器、设备、厂房、土地等有形或者无形的财产。这里的低价折股,是指将国有公司、企业的实物财产、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或者土地使用权,故意低估作价,折合为股份作为出资。这里的低价出售,是指将上述国有资产以低于其实际价值的价格出卖给他人。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或者低价出售行为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在合资、合营、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国有资产不进行资产评估、或者进行了资产评估、但低于所评估资产的实际应有的价值低价折股;有的低估实物资产;有的国有资产未按重置价格折股,未计算其增值部分,而是按帐面原值折股;有的对国有公司、企业的商标、商誉、专利等无形资产未计入国家股;有的不经主管部门批准,不经评估机构评估作价,擅自将属于国有公司、企业的土地、厂房低价卖给小集体或私营业主,从中收取回扣等。
4、本罪是结果犯。行为人徇私舞弊,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或低价出售的行为只有在造成国家利益的重大损失结果时,才能构成本罪,否则只能使其承担行政责任。这里的重大损失,是指因低价折股或低价出售而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无法挽回,国家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况。至于损失重大的认定标准,有待最高司法机关作出权威性解释。如果行为人实施的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或低价出售的行为被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发现,予以及时制止或纠正,客观上未发生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危害结果,则不能认定为本罪。
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国有公同、企业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除此不能构成本罪。
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由故意构成,并有明确的徇私动机。如果不是出于故意,不具有徇私舞弊的动机,而行为人是由于思想知识水平低,专业知识不足,业务工作能力低,以致在国有资产折股和出售时发生错误则不能构成本罪,
律图法律咨询律师 最近回复:
1、客体要件。
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侵犯的客体为双重客体,即国家的发票管理秩序和税收秩序。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伪造、擅自制造或者出售伪造、擅自制造的用于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单位也可以构成本罪。单位构成本罪的、实行两罚制。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直接故意构成,即明知伪造、擅自制造或者出售伪造、擅自制造的用于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违反发票管理法规,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而希望和追求这种结果的发生。
律图法律咨询律师 最近回复:
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
本罪不仅侵犯了交易相对方的合法权益,而且侵犯了商品交易市场秩序。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依本节第231条之规定,单位亦能构成本罪。单位犯本罪的,实行两罚制,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本条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间接故意与过失不构成本罪。
律图法律咨询律师 最近回复:
非法拘禁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指的是:
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
2、犯罪主体包括无权行使拘禁权的人和有权行使拘禁权的人;
3、在犯罪主观方面的表现是故意;
4、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是行为人有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
律图法律咨询律师 最近回复:
注册公司在公司登记的辖区以外从事的经营活动构成以下情形之一的,才需要在经营活动的发生地设立分公司:
1、以公司在登记地以外的机构的名义对外签订合同的,没有经营资格的机构不得对外签订合同;
2、在公司登记地以外从事生产、加工、包装、分装等生产活动的;
3、需要在公司登记地以外向购买者开具发票的;
4、需要在公司登记地以外设置收款柜台收款的;
5、需要在公司登记地以外设置库房或柜台向购买者交付商品的;
6、需要在公司登记地以外设置核算收人和支出的财务账目的。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十四条,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设立分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
公司可以设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