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立案 > 个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立案标准是如何的

个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立案标准是如何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3.01 · 1119人看过
导读: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个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立案标准是如何的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个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立案标准是如何的

一、个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立案标准是如何的?

1、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2、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3、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

4、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

5、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

6、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

7、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的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要件是什么?

(一)行为主体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惩处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活动的通知》,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主体,除国家机关或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单位的工作人员之外,还包括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公民个人信息的商业、房地产业等服务业中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二)行为内容

本罪的行为方式主要包括有出售行为和提供行为。在分析两者之前,首先应当明确何为“公民个人信息”。

1、公民个人信息的认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惩处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活动的通知》,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公民的姓名、年龄、有效证件号码、婚姻状况、工作单位、学历、履历、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能够识别公民个人身份或者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信息、数据资料。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制定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因而如何确定个人信息的概念和范围是一个重要问题。公民个人信息是指公民个人不愿为一般普通社会公众所知并对公民个人有保护价值的信息。

2、出售行为

“出售”是指将自己掌握的公民信息卖给他人,自己从中牟利的行为。出售是一种有偿转让行为,行为人具有明确的获利目的,在获利意图支配下,获利较少或者还没有来得及获利的,不影响出售的认定。

(三)责任形式

本罪的主观是故意,即行为人在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之后故意进行侵害行为,但是行为人侵害个人信息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仅供自己使用的,有为了进行商业推销的,也有为了用于实施其他犯罪活动的。

在日常的生活中办理一些业务时,需要提供个人的信息,作为收集个人信息的单位要妥善的保护个人信息,不能随意泄露甚至售卖,如果出现此类行为,不仅给他人的生活带来安全隐患,同时也触犯了法律要承担刑事责任。

从上面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知道,如果遇到个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立案标准是如何的的问题我们应该知道怎样去处理了。实际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面对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才能够在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更好的通过法律去解决。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立案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立案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立案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