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实害犯和结果犯是怎样的意思,相关规定是怎样的?

实害犯和结果犯是怎样的意思,相关规定是怎样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5 · 2023人看过
导读: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实害犯和结果犯是怎样的意思,相关规定是怎样的?的问题带来帮助。
实害犯和结果犯是怎样的意思,相关规定是怎样的?

一、实害犯和结果犯是怎样的意思,相关规定是怎样的?

实害犯,亦称侵害犯。危险犯的对称。对侵害客体已发生实际损害的犯罪。实害犯以对客体发生实际损害为成立要件。实害犯是以造成法定的实害结果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

结果犯,“行为犯”的对称。又称“实质犯”。是指犯罪行为必须造成犯罪构成要件所预定的危害结果的犯罪。即以发生法定的有形的危害结果作为犯罪构成必要要件的犯罪。

二、实害犯和结果犯划分不同

结果犯依行为与结果的关系所划分的犯罪类型。如果只有一定的危害行为而无法定的危害结果,那么,对于故意犯罪来说是犯罪未遂,对于过失犯罪来说则不构成犯罪。

实害犯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行为必须对刑法所保护的客体造成实际的损害,才构成既遂。实害犯是以造成法定的实害结果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

三、实害犯和结果犯的结果不同

行为犯指行为人只要实施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行为,既使结果没有发生,也可能构成犯罪.如绑架罪敲诈勒索罪煽动分裂国家罪

结果犯的成立,要求在行为与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如在杀人罪中,必须是杀人的行为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才构成杀人罪既遂,反之,如果基于杀人的目的,但却未将被害人杀死,则为杀人罪未遂。在过失犯罪中,如果行为与法定危害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行为人则不应承担刑事责任。

四、实害犯、危险犯、行为犯、结果犯的法律概念

1、实害犯、危险犯是一对

把它俩划归为一对,是为了解决犯罪成立与否的问题。所有的罪名,不是实害犯,就是危险犯。

两者的区别就是,犯罪成立的标准不同。对实害犯来说,必须产生某种特定的危害结果,才能成立犯罪,如果没有产生危害结果,就压根儿不构成犯罪。对危险犯来说,只要造成了某种现实紧迫的危险,不必出现实质的危害后果,就能成立犯罪。

常见的危险犯,比如放火罪故意杀人罪。只要造成了某种现实紧迫危险,就成立犯罪。

常见的实害犯,比如过失致人重伤罪滥用职权罪非法拘禁罪。必须造成法定的危害结果,才能成立犯罪。

2、行为犯、结果犯是一对

把它俩划归为一对,是为了解决犯罪既遂标准的问题。所有的罪名,不是行为犯,就是结果犯。

行为犯和结果犯区别就在于,既遂标准不同。对行为犯来说,行为实施完毕,危害结果立即出现,犯罪就既遂。对结果犯来说,行为实施完毕后,危害结果不一定马上出现,只有当结果出现时,犯罪才算既遂。

常见的行为犯,比如强奸罪。只要实施了强奸行为,犯罪就既遂。

常见的结果犯,比如故意杀人罪。虽然实施了杀人的行为,但被害人并没有被杀死,犯罪属于未遂。

因此这样比较好理解,实害犯也称为侵害犯,是和危险犯是一对的,因为所有的罪名不是实质犯就是危险犯,这两个只要解决犯罪是否存在。行为罪和结果罪归为一类,因为都是为了解决犯罪既逐标准的问题,所有这两个放一起理解。

对于实害犯和结果犯是怎样的意思,相关规定是怎样的?的问题的答案,上述文章内容中已经作出了详细的解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是需要对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了解的,这样才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对此还有其他疑问的话,可以搜索查看本网站其他相关知识,或者咨询律师了解。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构成要件不同:实害犯以对客体发生实际损害为成立要件,而结果犯则以行为导致的结果是否符合刑法规定为要件。损害发生时间不同:实害犯要求损害已经发生,结果犯则只要求行为与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不一定要求损害已经实际发生。
    2024-02-24 1083次阅读
  • 2023.03.09 8711次阅读
  • 共犯过限即实行过限,又称为共同犯罪中的过剩行为,是指实行犯实施了超出共同犯罪故意的行为。由此可知,共犯过限是伴随着共同犯罪发生的,且是实行犯基于故意或过失实施的行为,并且这种行为不在共同谋议范围内。
    2024-02-28 1315次阅读
  • 2023.03.09 2040次阅读
  • 实害犯的定义:实害犯是指以造成法定的实害结果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结果犯的定义:这两种含义在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通常是统一的。因为大陆法系刑法以处罚既遂为原则、以处罚未遂为例外,刑法分则以既遂为模式。
    2024-02-22 1072次阅读
  • 2023.03.10 3876次阅读
  • 通常情况下,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虽未构成犯罪,但仍可能面临行政拘留或罚款等处罚。 法律意义上的“虚构事实”是捏造不存在的事件以获信任,可以是全盘否定或夸大细节。 “隐瞒真相”则指对已发生的事实进行掩饰。
    2024-04-25 1326次阅读
  • 2023.03.04 4448次阅读
  • 所谓合同的相对性,就是指合同只对缔约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对合同关系以外的第三人不产生法律约束力。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1、主体的相对性。2、内容的相对性。3、责任的相对性。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2024-02-22 1291次阅读
  • 2023.03.11 3474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