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5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职务类犯罪辩护 > 职务犯罪多久能判下来?

职务犯罪多久能判下来?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3.03.19 · 1144人看过
导读:职务犯罪多久能判下来需要结合案件的复杂程度等因素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刑事案件会在两个月之内判决,如果是有特殊情况的,那么经过上一级人民法院的批准,就可以再次延长三个月。具体的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可以参考下文。
职务犯罪多久能判下来?

一、职务犯罪多久能判下来?

刑事案件一般二个月到六个月会判。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有法定情形的,可以延长三个月。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二、刑事诉讼具体流程是什么?

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般刑事案件大致要经过3个阶段,即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和审判阶段(人民法院)。

1、立案

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人民检察院管辖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

2、侦查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刑事拘留。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咨询、代理申诉、控告。受委托的律师有权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可以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关的案件情况。

3、审查起诉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的人的意见。

公诉案件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自诉案件的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4、审判

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除涉及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

三、不起诉情形是什么?

决定不予立案的,应当制作《不立案决定书》,写明案件的材料来源,决定不立案的理由和法律依据,决定不立案的机关等。根据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规定,公安司法机关决定不立案的,应当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对控告人的复议申请,应当及时审核并作出答复。对于那些虽然不具备立案条件,但有严重错误或一般的违法乱纪行为需要其他部门处理的,应当将报案、控告或者举报材料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当公民做出了任何的违法行为后都将会受到司法部门的处罚,那么在充分掌握了犯罪分子的犯罪事实后,检察院也会将案件移交至法院,法院也会根据相关证据和实际情况做出判决,如果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不正确时,也是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提出抗诉。

职务犯罪多久能判下来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规定,因为不同类型的刑事案件所对应的审理期限都是不同的,但是人民法院在审判案件的时候必须符合审判期限的规定。希望通过上文中的法律知识能为您提供帮助,如果还需要了解其他相关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咨询律师。


延伸阅读:
有法律问题?徐州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更多#职务类犯罪辩护相关

  • 2021.03.31 358次阅读
  • 1、一般情况下,劳动仲裁结果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便可以出来;2、如果案情复杂可以延期,需要延期的,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
    2023.01.31 909次阅读
  • 一般商标申请下来大概需要十三到十八个月, 如果遇到有异议的情形,那么所存在的时间还会延长,当事人在申请时就需要直接到商标局进行办理,同时再提交相关的证明材料,这样才能获得法律保护。
    2022.03.28 1624次阅读
  • 2021.03.29 362次阅读
  • 刑事犯罪一般经过两个月法院就会作出宣判,最长不超过三个月。如果是可能被判处死刑或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法定的几种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经上级法院批准可延长三个月;情况特殊的报请最高院批准还可延长。
    2022.10.09 911次阅读
  • 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犯罪1、犯罪动机的伪装性2、谋略上的“合法性”3、占有上的贪婪性4、对社会腐蚀危害性。
    2022.03.28 10216次阅读
  • 2021.03.11 302次阅读
  • 刑事犯罪一般要经五到六个月左右的时间才会由法院判决,但是具体还要根据案件的涉及面,取证难易程度等因素来确定。一、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的时候,必须查明以下事项:(一)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二)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三)是否属于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
    2022.11.22 1182次阅读
  • 一般而言,法院审理案件应当严格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要求来做: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经院长批准可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则报上级人民法院批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
    2022.03.28 2977次阅读
  • 2017.11.11 1065次阅读
  • 帮信罪多久判决下来:一般是六个月左右判刑。如果情节轻微,也有一个月就判的,情节严重的,一年半载没有判的。《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八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有本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
    2023.01.05 912次阅读
  • 逮捕令下来意味着被逮捕的人是罪犯嫌疑人,然后会被起诉,法院根据手上掌握的事实判刑。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条规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逮捕令下来能否释放,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符合条件的,可以释放。
    2022.03.28 2932167次阅读
  • 2020.10.04 372次阅读
  • 职务犯罪减刑间隔期不得少于二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七条,罪犯减刑后又假释的间隔时间,一般为一年;对一次减二年或者三年有期徒刑后,又适用假释的,其间隔时间不得少于二年。
    2020.12.17 1315次阅读
  •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指挥人员或者值班、值勤人员执行职务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的,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022.03.28 4884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职务类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 职务犯罪50万判多少年的这个问题没有办法准确回答,职务犯罪不是一个罪名,跟职务犯罪相关的罪名非常多,贪污罪,受贿罪,私分国有资产罪,滥用职权罪等都属于职务犯罪,不同职务犯罪的量刑标准都不一样。
    1061次阅读2023.03.31
  • 渎职罪包含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徇私枉法罪、枉法仲裁罪、私放在押人员罪等。犯的罪名不同,最终可能会受到的刑事处罚也有可能会存在差异。依旧不知道渎职罪包含哪些犯罪,可以选择继续查阅此文。
    1683次阅读2023.03.31
  • 徇私枉法属于职务犯罪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徇私枉法这样的一种行为主要指的就是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对于明明知道这属于无罪的人,但是仍然让其受到追诉,所以肯定是需要对此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的。
    1475次阅读2023.03.31
  • 职务犯罪6万能判刑吗,答案显然是肯定的,也就是说,如果是行为人涉嫌职务侵占罪,并且职务侵占的犯罪数额达到六万元的,那么实施职务侵占行为的犯罪行为人就是可以被认定为职务侵占罪的,是会被判处刑事处罚的,具体的职务侵占罪的行为内容可以参考下文。
    1910次阅读2023.03.31
  • 根据渎职罪的量刑标准,涉嫌犯渎职罪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渎职罪是一个犯罪大类,具体会被判处怎样的刑事处罚,与犯罪犯罪分子具体犯的是什么罪名有关。法院在量刑之前就需要明确,犯罪分子具体犯的是什么罪。
    1425次阅读2023.03.31

职务类犯罪辩护专题解读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