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5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2023年事业单位缓刑怎样处理

2023年事业单位缓刑怎样处理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3.03.18 · 1191人看过
导读: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年事业单位缓刑怎样处理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2023年事业单位缓刑怎样处理

关于事业单位缓刑怎样处理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事业单位缓刑怎样处理

事业单位被判缓刑人员,在缓刑执行期间,停发原工资,刑期满后分配正式工作人员,其工资待遇按本人刑罚前的职务(岗位)工资降低三档后再逐次就近就低套入新任职务(岗位)工资标准的办法予以重新确定。

二、法律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关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行政刑事处罚工资处理意见的复函(人函〔1999〕177号)

关于事业单位的工人被判缓刑后,其工资处理方式:

1、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取保候审或被监视居住的,在此期间停发原工资,并按照本人原工资中的固定部分作为生活费发给,取消其工资中活的部分(即津贴)。

2、被公安机关强制收容教育、强制戒毒(包括所外执行)的人员,其工资处理问题参照被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人员的工资处理办法执行。

3、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羁押期间停发工资。

4、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在缓刑执行期间,停发原工资。对安排了临时工作的缓刑人员,原为国家公务员的按本人缓刑前基本工资额的60%发给生活费;机关工勤人员按工资中固定部分(技术工人的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职务)工资,机关普通工人的岗位工资)85%的数额计发生活费,其工资中的奖金部分不再发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按本人受处罚前工资固定部分85%的数额计发生活费,其工资中活的部分(津贴)不再发放。若按此发放的生活费低于本地区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的,按本地区最低生活保障线发放。

5、缓刑期间到达离退休年龄的,按照《人事部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被判处管制、拘投及判处刑罚宣告缓刑后的工作和工资问题的通知》(人核发〔1989〕2号)文中“缓刑人员在缓刑期间,不能办理离退休手续”的规定,不办理离退休手续,继续按缓刑期间的标准发放生活费。

缓刑期满至原单位对本人做出处理期间的生活费,按缓刑期间的标准计发。

6、缓刑期满到达离休年龄的,根据《劳动人事部老干部服务局关于离休干部受刑事处分后待遇问题的复函》(劳人老函〔1987〕5号)和《人事部离休退休司关于干部被判处有期徒刑缓刑考验期满后能否办理离休的函》(人退司函〔1988〕2号)文件精神,凡触犯刑律受到刑事处罚的,都不能再享受离休待遇和办理离休手续。其退出工作岗位后的生活待遇和管理等问题,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各部门研究确定。

7、缓刑期满到达退休年龄的,可以办理退休手续,按照重新确定的工资标准,享受相应的退休待遇。

8、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判处拘役的,拘役期间工资停发。期满释放,经上级主管机关批准由原单位接收并分配正式工作的,可参照被判处刑罚宣告缓刑人员缓刑期满后的工资处理办法执行。

9、受到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人员,在服刑期间停发工资。服刑期满后如原单位接收并安排工作,其工资待遇按新录用人员的工资办法处理。

10、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劳动教养、治安拘留,对仍保留公职且所外执行者,可参照被判处刑罚宣告缓刑人员的工资处理办法执行。

综上所述,作为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还被判处缓刑的话,那么该员工的薪资待遇按这个人的刑罚前的职务(岗位)工资,会直接降低三个档次,之后再一次一次地逐次就近就低套入新任职务(岗位)工资标准的办法,通过这样来对该员工的薪资予以重新确定。

希望通过上面文章中的法律知识,应该已经帮助您解决事业单位缓刑怎样处理相关的法律问题了。其实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就能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时不知道如何去解决了。我们还整理了很多其他法律方面的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有法律问题?徐州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更多#刑事处罚辩护相关

  • 2021.03.31 329次阅读
  • 被判处缓刑会被事业单位开除。根据我国《政务处分法》规定,公职人员犯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开除: (一)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含宣告缓刑)的; (二)因过失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期超过三年的; (三)因犯罪被单处或者并处剥夺政治权利的。 因过失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一般应当予以开除;案件情况特殊,予以撤职更为适当的,可以不予开除。
    2022.11.01 897次阅读
  • 事业单位人员被判缓刑的话,该单位人员在缓刑执行期间,会被停发原来的工资,而且在该员工刑期满后分配正式工作人员,那么这个人员的工资待遇按本人刑罚前的职务(岗位)工资降低三档后。
    2022.11.24 13951次阅读
  • 2021.03.14 345次阅读
  • 一、事业单位探亲假,一般可以分为以下的三种情况,具体如下:1、探望配偶,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30天;2、未婚员工探望父母,每年给假一次,20天,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2年探亲一次的,可以2年给假一次,45天。
    2022.11.22 1296次阅读
  • 事业单位人员有无误工费的 如果因为交通事故住院医疗或者出院后需要休养,而单位停发工资给他,那么事业单位的员工也是可以要求支付误工费的。如果单位没有扣发工资,正常支付他工资,那么就不存在误工费的情况。
    2022.11.18 5364次阅读
  • 2021.03.27 425次阅读
  • 职工探亲假期: (一)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 (二)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45天。 (三)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4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 探亲假期是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另外,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
    2022.11.07 1003次阅读
  •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养老金会额外有一部分过渡性养老金,以弥补过去缺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的时间。过渡性养老金根据其工龄也就是视同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指数计算。并按照有关退休年度进行养老金增加,然后按照真正的养老金发放,并不一定会增加养老金。
    2022.11.24 3484次阅读
  • 2021.03.29 479次阅读
  • 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查询平台,只能问单位财务人员。职业年金是一种补充养老保障制度,既非社会保险,也非商业保险,而是一项单位福利制度,是事业单位及其职工依据自身经济状况建立的保障制度,事业单位及其职工承担因实施职业年金计划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2019.04.24 1465次阅读
  • 1、原判刑罚是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2、犯罪人不是累犯或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3、犯罪人同时需要符合下列条件:①犯罪情节较轻。②有悔罪表现。③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2022.11.04 271580次阅读
  • 2021.03.28 308次阅读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判缓刑后,是不能办理退休手续的,只有缓刑执行完毕才能办理退休手续。
    2019.04.25 1335次阅读
  • 事业单位退休金的计算一般是按本人退休前的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来进行计算支付;年满三十五年的按百分之九十来进行给予;年满三十年不满三十五年的按百分之八十五来进行支付。
    2022.11.16 12825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处罚辩护最新文章

  •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应该怎样判刑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1969次阅读2023.03.22
  • 抢夺怎样判刑要结合案件的情况来确定,一般构成抢夺罪的就会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抢夺数额巨大的就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抢夺数额特别巨大的就会处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无期徒刑。
    1985次阅读2023.03.22
  • 盗窃价值八万元能判几年,应当是根据犯罪情节严重程度来作出不同的判断的,实际上如果盗窃他人的财产已经达到了8万元的话,属于数额巨大的情况,所以将会按照3年至10年的有期徒刑来进行判决的。
    1400次阅读2023.03.22
  • 证据确实充分的法院对敲诈勒索案一般在两个月以内判刑,最迟也不会超过三个月,但是有特殊情况的审理时间可以继续延长,用简易程序审理的,通常20天之内就可以结案。下文将详细介绍后敲诈勒索多长时间判刑。
    1322次阅读2023.03.22
  • 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为境外收买国家秘密罪量刑标准是应该怎样规定的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1420次阅读2023.03.22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