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诉讼 > 刑事案件中被告人可否提供证据

刑事案件中被告人可否提供证据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7 · 2680人看过
导读: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刑事案件中被告人可否提供证据,刑事证据包括哪些种类相关的法律规定。
刑事案件中被告人可否提供证据

一、刑事案件中被告人可否提供证据

刑事案件是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但刑事案件的被告人也可以提供证据,对原告提供的证据进行质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一条辩护人认为在侦查、审查起诉期间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收集的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材料未提交的,有权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调取。第一百九十八条法庭审理过程中,对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证据都应当进行调查、辩论。经审判长许可,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对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意见并且可以互相辩论。审判长在宣布辩论终结后,被告人有最后陈述的权利。

二、刑事证据包括哪些种类

1、物证,是指以其物质属性、外部特征、存在状况等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和痕迹。

2、书证,是指以其记载的内容和反映的思想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书面材料或其他物质材料。

3、证人证言,是指证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

4、被害人陈述,是指刑事被害人就其受害情况和其他与案件有关的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有关案件的情况向侦查、检察和审判人员所作的陈述。

内容主要包括承认自己有罪的供述和说明自已无罪、罪轻的辩解

6、鉴定意见,是指受公安司法机关指派或聘请的鉴定人,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后所作出的书面结论。

7、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8、视听资料、电子数据,是指以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或其他高科技设备所存储的信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资料。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知道,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诉案件由公诉人承担举证的责任。

公诉案件中,除了公诉人举证外,被告人也可以提供证据,对公诉人的证据进行反驳或者证明自己罪或者减轻处罚。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诉讼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诉讼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诉讼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