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诉讼 > 法律规定不起诉条件有哪些?

法律规定不起诉条件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6 · 5701人看过
导读:法律规定不起诉条件有:情节显著轻微的、已过诉讼时效的、经特赦免除刑罚的、犯罪嫌疑人死亡的等,具体情况下对于符合上述条件的,是可以不予起诉处理的,应当由司法机关来进行认定。
法律规定不起诉条件有哪些?

法律规定不起诉条件,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了以下几种情形不予起诉: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中国刑法把情节分为定罪的界限的定罪情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来理解,如果某行为虽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能认为是犯罪。既然不是犯罪,而是一般违法行为,人民检察院当然不能提起诉讼,作出起诉决定。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法规定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诉,主要是因为犯罪分子对社会已无危害,没有必要再对他追究刑事责任。中国《刑法》第87、88、89条对追诉时效有具体规定。犯罪已过追诉时效不予起诉,这是近代世界刑事诉讼法普遍适用的原则。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

特赦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中共中央或国务院的建议,经过审议决定,由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在中国,凡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对特定犯罪人免除刑罚的,公安机关不得立案侦查,检察机关也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的

中国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有四种,侮辱诽谤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和侵占。这些案件涉及的主要是公民个人的权益,如婚姻、名誉等,实质上是公民个人的私权,是否追究加害者的刑事责任由公民个人自行决定。对于这些案件,如果被害人及其他有告诉权的人不提出告诉,或者提出告诉后又撤回告诉的,人民检察院依法作不起诉处理。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意味着失去了追究刑事责任的对象,追究其刑事责任已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故刑事诉讼活动没必要继续进行下去,因此,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就此终止刑事诉讼。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以上就是法律上规定的可以不予起诉的情况,需要明确的是,对于不予起诉的具体条件,是基于实际的违法事实后果和严重程度来进行认定的,如果涉及到造成了严重的违法事实的,是需要从严来追究有关刑事责任的。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诉讼相关

加载更多
遇到刑事诉讼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