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房屋买卖精选解答 > 公积金买满多少年才可以买房

公积金买满多少年才可以买房

时间:2024.04.05 标签: 房产纠纷 房屋买卖 阅读:1436人
律师解析:
1.在集体缴存住房公积金体系中,个人必须在足额缴纳六个完整月份之后,方有权申请利用住房公积金进行购房抵押贷款
2.而对于以个人身份来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人群来说,他们需要满足在全额缴纳一年之后,才能享受到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买房产的待遇。
同时,职工以及其所在工作单位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都不得小于总合计算的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五这个最低标准;
此外,具备条件的城市,也可适度地增大其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最后,关于公积金具体缴纳比例的确立这一事项,城镇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将负责制订相关计划,经过市政府及自治区和直辖市政府的双重核准后,予以正式生效执行。
法律依据:
《房屋登记办法》第八十六条
房屋所有权依法发生转移,申请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登记申请书;
(二)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三)房屋所有权证书;
(四)宅基地使用权证明或者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证明;
(五)证明房屋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材料;
(六)其他必要材料。申请村民住房所有权转移登记的,还应当提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意转移的证明材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申请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的,还应当提交经村民会议同意或者由村民会议授权经村民代表会议同意的证明材料。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提取住房公积金的具体流程如下:准备材料:根据提取原因,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如身份证、单位提取证明、购房合同、贷款合同、离职证明等。填写申请书:到所在单位领取并填写《住房公......

提取住房公积金的具体流程如下:准备材料:根据提取原因,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如身份证、单位提取证明、购房合同、贷款合同、离职证明等。填写申请书:到所在单位领取并填写《住房公......

是否可以直接用作购房的首付款取决于当地的具体政策和规定。以下是一些关于公积金是否可以用作首付款的情况:一般情况:根据中国大多数地区的规定,住房公积金不能直接用作购房的首付......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农村自建房买卖是否合法

    李骏律师

    农村自建房买卖是否合法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判定。农村自建房屋买卖的双方都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房屋买卖经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决定后可以买卖,就是合法的房屋买卖,否则就是违法的。

    播放量:789 2022-06-07
  • 可以申请退房的理由有哪些

    徐炜律师

    购房者可以申请退房情形有:双方协商一致的;逾期交房超过一定期限的;房屋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标准、不能修复或经修复仍不能达到约定质量标准的;由于开发商的过错不能依约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书的;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过3%的;开发商擅自变更规划设计的。

    播放量:740 2022-06-07
  • 买房被骗了找什么部门

    徐炜律师

    买房被骗应当找公安机关报警立案,房屋买卖涉及的金额数在诈骗罪中通常足以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一旦报警立案了,在警方查明属于该公安机关管辖的情况,公安机关会就该案件立案侦查,在抓捕到罪犯后移交检察院,检察院会就该案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依法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最终对罪犯处以相应的刑罚。

    播放量:1437 2022-06-07
  • 买卖没有房产证的安置房可以二次转让吗

    1292人阅读

    "无产权安置房在获得不动产权证书后,一般可自由买卖,但部分房地产禁止转让,如不满足转让条件的协议出让土地、被司法机关查封或限制的、面临收回的、权属有争议的、未登记的,以及法律禁止的其他情形。"

  • 通过中介卖房子的流程是怎样的

    1889人阅读

    房屋销售中介流程:卖方完成注册手续并签署委托协议,买方看房并填写记录表。双方议价达成共识后,中介收取50%服务费。协商确认后,签署《房屋买卖合同》并支付剩余服务费。买卖双方缴税,中介协助变更所有权手续,并通知领取新产权证。

  • 用别人名买房子怎么规避风险

    1868人阅读

    若您想借名购房以规避风险,请明确说明原因,约定款项支付及贷款偿还方式,并确认房屋实际所有权。建议采用抵押与实际占有策略防范不当处置。如房产受政策限制,如拆迁房、安置房或经济适用房,不建议涉足,以免纷争和资财受损。

  • 借名买房法律规定是什么

    1884人阅读

    借名买房指实际出资人以他人名义购房并登记。法律效力取决于双方是否存在借名契约。若买方能证明其为真实所有者,应认定其为合法房主。书面合同非必需,但买方无购房资格时过户申请不受法院支持。借名协议仅约束双方,不能对抗第三方,且若违反他人权益或公众利益,协议自始至终无效。